自2020年以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貉已经在全市超过300个小区及绿地被发现。一部分居民看到貉还是会感到害怕,不知如何处理。为进一步普及貉相关知识,日前,全市首个“貉谐社区”科普馆在松江御上海小区建成。
松江御上海小区环境优美、绿化覆盖率高,不但有桥、有景观河道,还有别的小区难得一见的假山。然而,在这个社区还有一位特别的居民——貉。前几年,御上海社区貉数量和密度曾一度激增,“上海貉看松江,松江貉看御上海。”这句在一些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中流传的话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御上海社区里貉的数量。这一现象一度引起小区居民的忧虑和恐慌。
为了妥善化解居民担忧,2022年起,上海市林业总站会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复旦大学,在御上海小区放置红外相机,对御上海小区的貉种群进行长期监测,及时掌握小区内貉种群数量,并与御上海居委会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活动,包括邀请专家进小区授课,带着居民在小区里找貉聊貉,教会大家科学对待野生动物的“四不”方式:不害怕、不投喂、不接触、不伤害。经过不懈努力,御上海小区的貉与居民相处有了新变化,貉密度和遇见率逐步下降到正常水平,关于貉的投诉变少了,居民们也不再谈“貉”色变。
为了带动更多社区居民科学认识野生动物,去年年底,上海市林业总站、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华泰证券上海分公司的党组织会同广富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御上海居委会党支部首创性地在御上海小区推动开展“貉谐社区”科普馆的建设,经过半年多的精心打磨,上海第一个貉社区科普馆于近日建成。
“貉谐社区”科普馆位于松江御上海小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馆面积约50平方米,科普馆采取场景复原、互动体验、多媒体展示、立体浮雕的手法,模拟貉在社区的生活栖息地,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貉谐社区”,通过触摸式听音物种小像、旧物改造、翻翻墙、绘本、创意展板等互动设施,让参观者能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中,加深对貉的科学理解。
市林业总站介绍,随着城市生态环境不断向好,野生貉在上海超过300个居民社区及城市绿地中被发现。作为一种本土野生动物,貉生性胆小,不会主动伤害人类,但它的分布区域与人居环境重合度较高,这就增加了与市民“相遇”的概率。然而,很多市民对貉缺乏科学认识,容易产生害怕的情绪,引发不必要冲突。
为准确调查野生貉在上海的分布范围、种群数量,掌握貉数量变化的原因,并深入了解社区居民对于貉的态度,2022年开始,市林业总站、复旦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联合组织招募市民志愿者,开展以貉为调查对象的城市野生哺乳动物调查,三年的“貉口普查”吸引了900余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市民参与,通过在公众参与科学保护方面的实践,探索城市野生动物保护的新思路、新途径。
文/晨报记者 郁文艳 图/市绿化市容局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