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噪音干扰、提升办公舒适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隐私,近年新型写字楼、图书馆标配的隔音仓如今出现在了商场内,并通过租借的方式共享使用。日前,记者体验了位于绿地缤纷城的共享隔音仓,扫码进仓,商场的音量瞬间被拉到最低,但是商场音乐、顾客的大声谈话、车子关门的声音仍能清晰听见。另外,当打开新风系统时,仓内仍出现无法避免的嗡嗡声。不过对于临时的办公需求来说,共享隔音仓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商场里的隔音仓,谁在用?
关上隔音仓门,即可获得一个独立的办公空间。在一些新建的写字楼,隔音仓被安置在办公室的一角,可以用来办公隔音、远程会议,甚至是简单的录音室;在许多图书馆里,隔音仓则常常被用做沉浸阅读室或者“朗读亭”;也有人把隔音仓放在家里,避免网络直播或者练琴的时候打扰到邻居。
但当隔音仓被设置在商场里,谁会去用呢?
日前,记者在绿地缤纷城看到了三座共享隔音仓。尽管是工作日下午四点钟左右,三座隔音仓有两座都正在被使用,透过玻璃能够看见,一位女士正在隔音仓里刷手机,另一位女士则使用电脑处理文件。另外,记者还看到不少市民在路过时,好奇地查看隔音仓上的文字说明。
“今天来上海出差,临时有一些工作要处理,刚好看到附近有一个地方可以办公,就试着用了一下,效果还不错。”其中使用电脑办公的女士在工作结束后说。
在社交平台,记者还看到了对共享隔音的更多需求,绝大多数都与工作相关。
“这种地方可以用来约客户出来洽谈。”在类似的共享隔音仓的相关讨论下,一名网友这样说。
“逛商场的时候突然开个临时会议,在这里稍微安静一些。”另一位网友说。
不过,也有网友把它当作休息的场所。
“中午空闲的时候可以在这里打一会游戏,虽然需要付费,但也愿意花钱买个安静。”
|记者体验:能隔音,但不完全隔音
扫描仓上二维码,确认打开的共享隔音仓,即可获得一个二维码。凭这个二维码,在租用期间可以随时打开仓门。当走进隔音仓,在仓门关闭的那一刻,世界便安静了下来。
记者注意到,隔音仓顶有海绵、泡沫板等隔音以及防回声材料。不过,尽管已经隔绝了大部分噪音,外部的部分声音仍能传入仓内。在记者半小时左右的静音使用中,仍能听到商场的音乐声,部分顾客的大声谈话声,以及地下车库里车子关门时的沉闷撞击声都清晰可见。
在隔音仓的一角有两个旋钮,分别可以控制新风系统和灯光。尽管现在已经到了深秋,但是共享隔音仓内还是有一点闷热。打开新风系统,仓内还会出现无法避免的嗡嗡声,在安静的环境下格外明显。对普通办公学习的影响不大,但是对于录音等对声音有极高要求的工作则有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隔音仓也是双向隔音。把电脑放在仓内,将音量开到最大,关闭仓门后在外面也完全听不见声音。
绿地缤纷城的三座共享隔音仓都是“多人间”。沙发能坐得下2到4个人,但是沙发与桌子之间空间比较狭窄,很容易在落座的时候碰到桌角。
桌子上有一个显示器,支架可以调节,并配备了一条HDMI线,线上又套了一个USB Type-C的转接线。记者多次尝试使用USB Type-C转接线插入电脑,但是无法正常连接显示器。不过,拔掉转接线后直接使用HDMI线连接电脑,显示器则可以正常使用。
记者也将这一情况反映给客服人员,该客服补偿了一张20元无门槛的优惠卷,并表示将会有工程技术人员检查,并但未说明原因。
按下门上的按钮,即可离开隔音仓。不过,如果没有停止订单,大约每30分钟左右会收到短信提醒,租订的空间持续无人使用,如果不在小程序内确认继续使用的话,将自动结束订单。
|安静的成本并不低
经过了一系列的体验,记者的订单一共持续了3小时40分钟左右,订单金额为104元,在使用了20元的优惠券后,实际支付了84元。
根据该共享隔音仓运营商despace的小程序,目前该公司在上海荟汇广场、绿地缤纷城、花木时光里等10个商业场所、展览中心设置了33座共享隔音仓。
其中单人间数量较少,价格基本在4.95元/15分钟,即19.8元/小时,多人间则大多数为7.5元/15分钟,即30元/小时。部分地区的价格更高,比如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内,共享隔音仓多人间的价格为19.95元/15分钟,即79.8元/小时。
另外,该共享隔音仓还提供88元的全天卡、288元的全周卡以及588元的全月卡。不过,办卡后仅限扫码下单的模式,无法提前预定,因此不能保证有闲置的隔音仓。
记者也对比了其他共享学习、办公场所。
以自习室为例,在绿地缤纷城周边的自习室日卡大多在70到80元左右,周卡在300元上下,月卡也集中在600元以上。不过,如果在自习室预定了周卡、月卡,可以选择固定的位置。不过,自习室则要求电子产品静音,不适合需要远程会议的办公族。
另一方面,上海还存在一些共享办公场所,单个工位价格也大多在每日100元以上,如果有隐私、洽谈等需求的话则价格更高。相较之下,对于临时的办公需求来说,共享隔音仓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
文/见习记者 崔逸星
图/见习记者 崔逸星 despace 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