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家店,购买同一种药,线下线下存在较大差价,合理吗?近日,这一话题引发了众多上海市民的关注。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药品存在线上线下差价早已是行业惯例。但也有市民指出,对于那些不了解差价存在的老年人而言,此现象并不公平。
|凭什么?同店同药不同价弄晕上海市民
2024年10月,上海市民小林在自家楼下药房偶然的一次购药经历中发现,她常常为家人购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非布司他片,在药品规格、生产厂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同一家药房线上线下的价格竟不一样。
这款药品的线下售价为22.7元,同一时间,这家店铺同款药品的外卖平台售价为16.46元。感到诧异的小林,当场要求店员给出一个解释。然而,小林却被店员告知,药品线上线下不同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是小林大惊小怪了。
类似的经历,上海市民龚女士也曾遇到过。2024年11月,她在家门口的益丰大药房购买感冒药时,被店员告知,只要办理该店会员,就可以享受每月购物减8元的福利。在店员的劝说下,龚女士最终注册了会员,并以19元的价格,购买了一盒原价为27元的复方氨酚烷胺片。
回家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龚女士打开了外卖软件,她惊讶地发现,就在同一家店的外卖平台上,她刚刚购入的这款药品,价格仅为15元,比她获得会员减免后的价格,还少4元。
面对这个结果,龚女士觉得,花时间花精力办理线下会员的自己,深深地被商家愚弄了。
凭什么同款药品在同一家店中,线上线下售价为何会相差如此巨大,成了萦绕在小林、龚女士等众多市民心头的困惑。
有市民向上海12345市民热线提出:“同款药品,药房收费38.8元,网上购买算上跑腿费也就20多元,请管理部门核实情况,查处店铺药品价格过高。”
|大惊小怪?业内早已习以为常
小林等市民遇到的同药同店不同价现象,到底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为了查清此事,新闻晨报·申度新闻记者分别前往普陀区、静安区、黄浦区、虹口区、杨浦区等地,选取不同位置、不同品牌的8家药房进行测试。
结果显示,8家药店均存在线上线下同款药品不同价的现象,其中6家店线下价格高于线上价格,另外2家店线下价格低于线上价格。
相较于搞不清楚状况的市民,药店店员们对于同店同药不同价接受度十分高。他们中的不少人认为,同店同药不同价早就是行业内司空见惯的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
“线上线下不一样的,你自己应该清楚。”面对暗访记者的疑问,海王星辰大药房中华路店的店员说,“就算是同一家店,美团、饿了么价格都不一样的,懂吗?你不相信就去看看,哪个店都这样的。”
“线上线下价格肯定不一样的,所有药房都是这样的。”对于前述药店店员的说法,上海圆心云智万生堂大药房的工作人员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差价谁定?药企、药房、平台接连否认
同店同药的线上线下差价到底是谁定的?记者分别询问了药厂、线上平台和多家药房。
记者此次测评的药品生产厂家——吉林省吴太感康药业有限公司表示,所有的药品,都是在相同车间用相同生产工艺生产的,并不会因为销售平台不同而出现差异。药厂也不会针对平台直接销售药品。
“我们的渠道只允许给批发(企业)和连锁(企业),至于批发和连锁是把药品给到平台还是给到药店,我们就不知道了。”药厂工作人员说。
老百姓大药房的店员告诉记者,尽管外卖平台的药店和线下店铺看似是同一家店,但实际上线下店并没有线上店铺的决策权。
“线下的药品价格是公司总部定的,线上的价格与我们店没有关系,是有专门部门负责对接的。我们这里只是发货点,我发了多少货,公司补给我的是库存,不是货款。我们线上单子,每单只收一个服务费,其他都和我们没有关系。”
复美大药房的店员也给出了相似的说法,他们说,作为药店店员,他们并清楚线上药价是怎么定出来的,到底是多少。店员猜测,之所以线上比线下便宜,是平台做了活动。
“我们不可能每个药都线上看一下,线下看一下。你们是客户,你们有自主选择权,可以选择买线上的,还是线下的。线上(药品打折)是他们平台活动,不是我们商家的活动。”
对此,美团平台表示,药品定价是由商家自主完成的运营动作,平台不会干预商家自主定价。至于优惠补贴,商家或是平台都会有不定期的折扣、满减等促销活动。
美团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其实如果去线下问药房,药房一定会说线上价格偏低是因为平台优惠活动导致的。但实际情况是,我们是不会干预商家的自主定价权,我们也干预不了。连锁店、药店也不会听我们的。所以本质上,药房的定价,是他们自己各个区域运营机制决定的,是连锁药店自主的运营机制和平台活动相结合的结果。”
|合理吗?律师建议消费者货比三家
同店同药不同平台不同价,这一现象合理吗?为此,记者分别拨打了12345市民服务热线、12348法律服务热线等,进行了询问。以上热线的客服人员均表示,目前,法律并没有对线上、线下差价问题给出具体的规定。
对此,张玉霞律师给出了详细的解释。
张律师指出,药店的线上线下销售价格存在价格差异,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两者的运营成本不同,线下实体店需要租金、装修、人工等成本支出,而线上销售无需承担这些费用,成品支出大大降低,自然在药品价格就有更多的降低空间,所以实体店的定价相对线上会较高。根据《价格法》,定价分为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三种。只要商家在线上、线下的价格符合《价格法》,且明码标价,那么就是允许的。
张律师提醒,除了精神类和麻醉类药品由国家统一定价外,大多数药品都实行市场调节价,采取经营者自主定价的方式。消费者购买时,可货比三家,多了解不同渠道不同店家的价格,最后选择价格最适合且认为可信安全的途径购买。
申度街谈
这道题对老年人有些“超纲”了
尽管业内、管理部门均表示,同药同店不同价属于正常情况,建议消费者靠货比三家的方式,避免花冤枉钱。但记者在实际采访中发现,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消费者而言,想要理解线上比价并不容易。
12月12日,申度新闻记者,在鲁迅公园随机采访了数位晨练的市民,请他们分享了对于“同店同药不同价”的看法。
记者发现,对于年龄较大的市民来说,光是理解同店同药不同价的现象,就已经极为困难了。他们对药品差价,大多处于“不知情”“不理解”“搞不来”的情况。对于最依赖于线下售药渠道的老年人来说,让他们通过网络比价进行“货比三家”,完全是道“超纲题”。
在采访过程中,一些老人直言,他们完全不了解线上药价存在的差价问题。有老人表示,线上药价低是好事,但是他们用不来手机,也不会线上购物。
“像我们不会(网上)买,只能去正规医院买啦。反正有医保,差不了多少钱。”毛阿姨说道。
有不少老人表示,尽管他们不会使用线上平台购药,但他们能理解为什么线上价格比线下低。他们猜测,线上价格偏低可能是因为平台想要薄利多销、平台有补贴等等。
也有老人表示,他们完全理解不了为什么线上比线下价格低:“这个事情不太合理,怎么人家送药上门还更便宜呢?这个成本是怎么算的呢?快递小哥的钞票怎么付呢?”张先生对此感到很纳闷。
文/晨报记者 张益维 实习生 贺佳君
图/晨报记者 张佳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