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城事

版面概览

上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本书、一部电影、一条微纪录片、一场行走之旅……

跳出“书”适圈,打开阅读新境


2024年12月14日,在浦东新区的“融书房”,一场“跳出‘书’适圈:《行走的阅读》微纪录片分享会”徐徐展开。《行走的阅读》是浦东图书馆携手域外合作馆,共同启动的跳出“书籍”,“阅读”文化的探索之旅。2024年活动首站选择了敦煌,一个文化与历史的交汇点,在引读人的带领下,到达一个个的文化现场,将一处处文化景观与历史画面、文化思考相结合,通过文化对谈、短视频、微纪录片,触达更多的人。新闻晨报“海上星象”以文塑旅项目也一同参与了这趟敦煌之旅,记录了敦煌的地方风貌与文化,探访了“佛教熊猫”贝叶经,以及敦煌剪纸、敦煌彩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此次分享会的现场,国家一级导演、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滕俊杰,上海资深媒体人、《行走的阅读》引读人夏磊,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图书馆专业服务中心主任、上海市图书馆行业协会秘书长、研究员葛菁,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李磊,共同对话,从“一本书”、“一首诗”、“一部《敦煌的女儿》”开始,带观众一起跳出“书”适圈,分享他们眼中的敦煌与中国文化,剖析在当下数字时代,如何打开“阅读新境”。

从“书籍”到“行走”

文化阅读无处不在

随着“微纪录片”的片段播放,敦煌的城市影像出现在观众面前,地貌奇观、戈壁大漠、绿洲奇迹……“微纪录片”带着现场观众一起“翻开敦煌的书页”。《行走的阅读》引读人夏磊分享了他与敦煌结缘的故事,他第一次去敦煌是1988年,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跟随父亲一起走进了敦煌,走进了莫高窟,那时的他还懵懂,但洞窟里的“千手观音”壁画给他小小的心灵留下的深深的印记。后来,夏磊又在美影厂的《九色鹿》中,再次“看见”敦煌;长大后,在邮票里,夏磊又一次“遇见”敦煌,他说:“每个人和敦煌相遇的入口不太一样,可能是一次广播、一部电影,或一次展览,但它们都指向了同一个地方。为什么那么多人会提到除了书本上的阅读之外,要通过脚去丈量、去感受,因为在敦煌还有太多闪着光的人,这些人本身也值得所有人去阅读,这种阅读也变得更丰富。”

李磊教授在现场谈到了在敦煌的“藏经洞”里,也“藏”着很多诗词,它们被任中敏先生收录进了《敦煌歌辞总编》里,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还编过《敦煌曲》的专辑,“这些书和专辑里记录的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唐人写的唐诗,是他们写敦煌的。比如有一首叫长安辞,这样写:‘天长地阔沓难分,中国中天不可论,长安帝德承恩报,万国归朝拜圣君,汉家法用令章新,四方取则玉华吟,文章绎络如流水,白马驮经即自临’。这诗写得多好,就是讲述我们敦煌虽然孤悬在很遥远的地方,但是我们的心是向着首都长安的,在我们敦煌,这里会有很多的人驮着商品或者驮着佛经在互相往来,而我们心中是‘万国归朝拜圣君’,这其实是王维的‘万国衣冠拜冕旒’的一种便捷的写法。这些书和专辑里的很多内容反映了当时生活在敦煌的人的所思所想。”从“书籍”到“行走”,阅读的是文化本身。

从“知识”到“精神”

文化自信根植于心

“行走的阅读”更深的意义是当用双脚去行走、去探索,阅读的不只有文化,更是一种“精神”。滕俊杰导演在现场为观众分享了《敦煌的女儿》电影的拍摄历程,他说,“《敦煌的女儿》是近10年来我关注的非常重要的一部沪语作品,它用“正剧”的方式,‘讲述’了一位伟大的女性,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位为敦煌学呕心沥血的中国女性,樊锦诗先生,她现在86岁,依然是敦煌研究院的名誉院长,她代表了几代守护敦煌的中国人,以及他们取得的科研成就,她更代表了一种信仰的力量。”滕俊杰还在现场讲述了樊锦诗先生的几个小故事:“考古学,是她自己的选择,她觉得前辈能够在敦煌做出伟大的事业,她也应该去。一开始实习的时候,樊锦诗先生有些‘水土不服’,一喝当地的地下井水,身体就会不舒服,后来只能返回北京,但毕业后,她依然选择了去敦煌,还为此偷偷藏了一封‘书信’,那是她父亲写给北大校长的一封信,希望校长能够照顾她,让她留在北京或上海,但她折起了这封信,藏到了今天。她和家里人约定,以三个月为限,如果实在不行,她就回来。结果,这一去,就是60年,”滕俊杰先生说,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为代表的一代代敦煌守护人,他们远离物质,远离喧嚣,与风沙为伴,与动物为伴,也与他们的精神信仰为伴。

李磊教授也有同样的感受“我们现在可以骄傲地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因为有这样一代代的历史学者、文物学者、考古学者,还包括音乐学者、美术学者都在去做这个工作;以及像滕老师这样,努力宣传敦煌,挖掘文化精神的人,大家一起守护敦煌,同样守护我们的文化,我相信敦煌不再是我们的‘伤心事’,而成为我们文化自信的根。”谈到守护敦煌文化与非遗文化,葛菁分享道:“提到非遗传承人,上海图书馆在古籍的修复方面,拥有两个非遗传承的项目。我们和敦煌的渊源,来自于上海图书馆年份最早的一份馆藏,也算是我们的镇馆之宝,就是《敦煌遗书》,目前存放于东馆的7楼,就是我们的精品馆馆藏,我们会定期轮换藏品,如果大家看到这部手抄的经书的话,大概能想象到,当时在洞窟里,有这样的一个僧人或一个书生,他在烛光下,抄写经书的样子,会让人感觉到震撼与感动。这两年,我们从国家图书馆的层面,在做一个古籍的数字化项目,将我们现存的珍贵古籍全部数字化,希望它们可以被更多人‘看见’。”

从“到达”到“触达”

文化生命绵延不绝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今天在对年轻人讲文化自信,讲中国的未来孩子们肩负的使命是什么?敦煌让我们看到一点不同,那就是它必须是开放的,是包容的,它必须成为一个枢纽,才有生命力。包括我们生活的上海,在这点上它们有一个美妙的联系,敦煌因路而兴,上海因海而兴,它们都是开放和包容的。”夏磊在分享会现场多次呼吁现场的孩子们,“今天的进步是我们要根植中国,放眼世界,融入世界,中国新时代的孩子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不珍视自己的文化。”

李磊教授接着夏磊的呼吁说:“图像也好,文字也好,它其实是告诉我们敦煌的繁荣,以及敦煌的精神高地,就建立在夏老师所讲的开放包容,这是今天中国人身上所需要必备的一种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滕俊杰导演则说“敦煌是一个奇妙的地方。如果你读通了敦煌,它能垫高你的人生;如果你读好了敦煌,它能推着你的灵魂向上走。”随后他半打趣半呼吁道“如果你有一天时间,可以到上海图书馆东馆的7楼去先看看《敦煌遗书》;如果你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去看看《敦煌的女儿》这部电影,会带给你视觉和听觉的一些冲击力,感知敦煌守护人的了不起;如果你抽半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去看看《行走中的阅读》微纪录片。最后,到敦煌去,实地感受文化的魅力与震撼。”

葛菁回归对“阅读”的理解,表示“未来,图书馆不仅是大家知识的宝库,也能增加社交属性,也希望《行走的阅读》这样的项目可以带大家一起跳出‘书’适圈,打开阅读新境,感受未来阅读。”最后,现场与线上的数万观众,一起观看了《行走的阅读》微纪录片,再一次感受文化绵延千年的生命力。

文/晨报记者 雪篧晨美

图/主办方供图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