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2025年春运昨日正式开启,到2月22日结束,为期40天。交通部门预测,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90亿人次,预计创历史新高。
全国铁路发送旅客有望突破5.1亿人次,日均1275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增长5.5%,铁路部门每日安排旅客列车超1.4万列,客座能力同比增长4%左右
中国民航局预测,今年春运期间旅客运输量预计将突破9000万人次,全国日均航班计划约18500班,同比增长8.4%。
交通部门预计,今年春运期间自驾出行预计达到72亿人次,约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八成,高速公路车流量单日峰值或创历史新高。根据分析研判,春运道路交通出行将呈现总量高位运行、节前节后短时集中、潮汐式时空分布等特点。
[新闻链接]
春运期间,人群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增多,呼吸道疾病感染风险加大,专家建议从出行前准备、旅途中防护、旅途后卫生三方面着手加强防范。
■出行前
出行前要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和天气,备好口罩、消毒湿巾、免洗手消毒液等用品。对于有境外旅行计划的人员,还应在出入境时做好个人健康申报。
建议公众,尤其是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人群,积极接种新冠、流感、肺炎球菌疫苗,以减少感染发病和重症风险。
如有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建议尽可能居家休息,推迟出行。
■旅途中
在旅途过程中,建议老年人和一些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最好要佩戴口罩,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交叉感染。
另外还要注意手卫生,在旅途过程中可能会接触一些公共的设施设备,避免用脏手摸自己的口、眼、鼻。如果接触了这些公共设备设施,要及时洗手。
■旅途后
在旅途结束以后,到了目的地或者是到了境外,要及时换洗衣物、洗手,另外要做好自己的健康监测。如果到目的地后出现了呼吸道症状,要尽量休息,不要带病去参加聚餐、聚会。
专家提示出境旅行人员,回国后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并主动告知境外旅行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