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3版:2025上海两会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主题鲜明,创意新颖 沪上市集氛围感“卷”到新高度

人大代表称“市集是上海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的一环”






随着沪上市集“卷”特色卷到新高度,逛起来体验如何?这个冬日,记者先后带着两位人大代表一同加入冬日市集。“现在上海有不少好的市集了,主题有意思,氛围感极佳,如何有更多让人消费的好东西、形成有特色的长期市集,上海市集还要努力。”亲身加入过市集的两位上海市人大代表观点出奇一致。

外滩边的新年市集旁,一部分人写福字、看糖画感受传统,一部分人在蛇院主题的哈利·波特魔法树下“感受魔法”,还有人在8米高的巨大的黄金树下打卡;设于室内的“城市森林”集宛若户外森林,赶集者和摆摊者闲聊,还有人买了一份“陪聊”,市集上谈话间得到心灵疗愈;在豫园年礼市集能找到各种跟蛇年相关的有趣玩意——灵蛇手提灯笼、蛇年黄金手串……

当下,沪上市集又迎来一个小高潮,商场、街道和社区都在举办大大小小的市集。据不完全统计,接下来上海还有数十场市集将轮番登场,非遗专场、戏剧舞蹈、传统民乐,主题也是创意百出。

市集“卷”出新高度

赶集中有了很多新体验

“太开心了!我给这个市集打100分!”气温渐降,沪上各大市集却“卷”到热火朝天,人气也是异常火爆。在外滩不远处,站在人头攒动的外滩源市集出口附近,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金源方程律师事务所主任金缨告诉记者,刚刚逛的这个市集,可以称得上是迄今为止令她最开心的市集之一。这位初见稍显严肃的资深律师兴奋地感叹:“我爱市集!”

在市集上,时不时就有一个小朋友被爸爸扛坐在肩上,手里拿着一个巨大的棉花糖,雪人、星星树、小兔子等等造型不一,经过时总引得旁边的人举着手机拍照;金缨端着热红酒与中文很好的加拿大小伙子聊天,当熟悉的音乐响起,周围的素不相识的年轻男女拉起手,一起排着队或者围成圈跳起舞来;在王嘉尔市集上爆火的葱油拌面披萨也在这里出现,摊位前,身着节日服装的外国小哥在活力满满地向路过的、排队的市民介绍他们的特色披萨。而买了披萨的市民,则是玩抽奖玩得不亦乐乎,“中奖率100%,拿了好几个很好看的铃铛回去给孩子玩”。

在本就热闹的静安寺附近,记者同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宝山区分公司大华揽投部运营主管柴闪闪一起在静安嘉里中心冬日市集排队入场。“闻到美食的香味了,很诱人。”种草这个市集,柴闪闪决定下次带着媳妇和孩子再来“轧闹猛”。

这个萌点十足的市集上,能以很惊喜的方式偶遇藏在各处的小熊、狸猫、猫头鹰,静安嘉里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动物形象是专门为本次活动设计的,除了在市集里,小动物们也会出现在商场内部,不定期还有穿着小动物玩偶服的工作人员和顾客们互动。

“每一次活动我们都会设计一个主题,并专门设计这样的形象。”这位工作人员说。

难怪对于这个火爆到要排队入场的市集,有市民打趣道“在市中心逛个市集,竟然有了魂穿迪士尼排队的感觉”,甚至还有人晚上11点错峰打卡。

“逛市集其实是一种社交”

是同频者聚会的场所

“好的市集就是得像这样,主题鲜明。”生活中热衷于逛各类市集,金缨对于一场好市集有着自己的标准,“市集不同于商场,也不同于旅游景点,商户和赶集者都是为了某个目标从各个地方汇集而来。只有主题鲜明了,特色突出了,才能成就有品质、有品位、能长久的市集。”

而同一个主题则使得市集上从四面八方赶过来的人都聊得来,甚至一见如故,“因为大家都是同频者,所以场面非常和谐。”

“我们来市集主要是为了拍照,这小熊可太可爱啦。”市民张女士特地约了同样喜欢小动物、喜欢拍照打卡的朋友一起来逛市集,买了热红酒,在入口旁的小熊装前互相拍照。

“半夜错峰打卡,正愁光线不好拍照不好看,没想到偶遇了拿着相机、拍照技术非常牛的小姐姐。”市民小蔡还在市集上结识了摄影大咖,互相帮忙拍照。

在吴江路举办的“好市姜至”市集上,有摊主带了宠物猫摆摊,市民下单后没有匆匆离开,而是留下来和“猫员工”亲密互动了许久。

在外滩枫泾夜市,不少人身着魔法外套,手握法杖,原来都是冲着一旁的哈利·波特快闪店和遍布BFC商场里的各处打卡点而来的哈迷们,他们有的cos成哈利·波特,有的则是马尔福、邓布利多……在原著里,哈利和马尔福很不对付,但扮成哈利的coser拉着扮成马尔福的coser,手把手教他学滑冰,场面很和谐。有人为了拍分院帽、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的照片排队半小时,拍到了分院帽跳跃的一幕开心得一同欢呼。

有主题有特色

市集之间在“暗中较劲”

沪上市集疯狂生长的这几年,市集之间也在“暗中较劲”。如今上海的一些市集,从摊位售卖的商品到场景的设置,都围绕主题。为了有特色、有人气,也特别注重主题。“现在大家都开始借助大IP、大V,或是流行的生活方式,来让市集变得有特色,至少让人有过来的理由。”枫泾夜市相关负责人透露。

除了古灵精怪的小动物们成为静安嘉里中心的流量密码,BFC外滩金融中心请来“哈利·波特”、虹桥天地装扮成“膨胀动物城”、超级碳水节上请来长相酷似周杰伦的“粥饼伦”这一个性大V。

元旦期间,前滩太古里的城市森林集虽是在室内空间,却布置了大量绿色植物增强氛围感,一些摊位干脆设置在帐篷里,就连休息的座椅也是以树枝制成的。除了传统摊位,还有人现场作画,并且边画边与客人聊天,情绪价值拉满;有的摊位销售的不是商品,而是陪聊服务,内容大多涉及哲学与心理学,主打一个疗愈。

关注到年轻人也热衷树下祈福这件事,最近的枫泾夜市旁,出现了非常出片的黄金树,在一旁的“年礼吉市”上,写下祈福卡还能将它抛至黄金树端,赢得新年的好彩“投”。

2月12日即将开启的上海万象城元宵大集上,一律以非遗为主题,糖葫芦、糖纸、棉花糖、吹糖人、皮影皮雕、竹编、剪纸、非遗艺术饰品、珐琅……摊主想报名加入市集,得有点非遗“真功夫”。

东京高端商业体Ark Hills每逢周六举办早市集,市集上的内容选择严格且独特,号称“可以买到去百货公司或高级超市买不到的东西”;苏州“本色市集”被誉为文化市集的“天花板”,需持本色美术馆的门票参观,市集绕着美术馆展开,沿河而设,从布景到内容,都围绕苏式传统文化艺术,一个小摆件、一个小细节都渗透着生活美学,吸引了不少长三角年轻人专程去逛。

期待上海也早日有能有展示城市文化、中华传统,让游客认识上海认识中国;氛围感十足、情绪价值拉满,让城市人心灵暂得休憩;有高人气也有好东西的长期主义特色市集。

【人大代表说】

■柴闪闪(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宝山区分公司大华揽投部运营主管)

上海应该有更多关于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市集

“赶集是一种很古老的形式,绝非仅是简单的吃喝玩乐,它更是全家人筹备生活物资的重要途径。”在逛完静安嘉里中心的冬日市集后,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宝山区分公司大华揽投部运营主管柴闪闪认为,尽管这里的冬日氛围很不错,也非常适合拍照打卡,但是并没有看到什么令他心动的摊铺。

什么样的商品能让代表们掏腰包呢?从自身经历出发,柴闪闪认为有本地特色的产品更能吸引游客。

“去年过年回老家,我给母亲带了一条恒源祥的围巾,老人家带着这条围巾走街访友,她自己很开心,亲戚们对上海老字号的品牌也非常地认可。”柴闪闪说,现在临近过年,很多新上海人、外来务工人员都愿意在回老家之前逛一逛市集,采购一些年货,给家里人带一点礼物,这些上海老字号再合适不过。

“赶集是深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情愫,一些打卡市集我觉得有一点可惜的地方在于,好像是以吃喝拍照为主,采购的部分还不够多。”80后的柴闪闪已步入中年男人的行列,一个拍照打卡的市集对他来说“认可但吸引力还不够”。

“我之前参加过一个新年市集,就有很多打卡点和卖点,我们把生肖相关等传统文化的邮票、邮集带过去,集邮爱好者看了很久,我们摊位旁还有一些上海老字号,都是很有特色的本帮菜,令人印象深刻,我还买了很多,过年的时候带回老家。”直到现在,柴闪闪还时不时怀念那个市集的好氛围、好东西,“未来,上海应该有更多关于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市集,以非遗文化为主题的市集就很好。”

■金缨(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金源方程律师事务所主任)

一个成功的市集,就是每个人都能留下点什么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金源方程律师事务所主任金缨则分享了一次旅游的经历。

“我之前在云南澜沧县旅游的时候赶过一次集,印象非常深刻。”金缨说,农村里办市集主要的目的是生活采买,也是为了和亲朋好友在那里碰个头、约个会。

“在当地,我买了红糖、小黄姜、胡萝卜。因为快要旅行结束,想买一些当地特色商品带回家。”语速一直较快的金缨在“消费”二字上慢了下来,也重了一些,“一个成功的市集,就是每个人都能留下点什么。每个在市集里面的人,都很沉浸在这个氛围里面,也把这份情绪也感染给到周边的人,更重要的是,很乐意在市集上消费。”

不过,金缨也指出了一个突出问题——上海似乎没有一个常态化的、严选的特色市集,“现在其实有不少好的市集了,但一个个市集不仅是小而美,也是小而散。刚听说一个很好的市集准备过去,他们已经结束了。”

“或许也可以按照中国人的24节气来设置市集,围绕某个节气的文创产品,这个时节的应季食物、穿着的衣服、佩戴的饰品,古人在这个时节会做一些什么,为孩子设置一些感受传统生活的体验……”金缨说,通过一个传统文化的主题,串联起市集上好玩、好吃、好买,让市集不仅是一个短期的提升人流、推动消费的场所,更应该让它成为人们认识上海,通过上海认识中国的城市形象展示台,“中国传统文化、海派特色,都应该通过某个鲜明的主题融入市集中。”

“市集也是上海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的一环。”金缨说,在《2024年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工作要点》中就提出,“有序盘活利用公园、水岸、露台等空间打造特色市集、外摆位、艺术装置、快闪店等多元化夜间消费新场景。”

【记者观察】

一个有活力的市集,可以激活一片区域

记者和两位人大代表逛了一圈冬日市集下来,最大的感触是:沪上各市集热火朝天,让市民有了更多的打卡、刷卡地,也给市集带来了更多消费,还天然地为周边商场、商铺带来客流。

静安嘉里中心冬日市集单日最大客流量达到10万人次,同天静安嘉里中心商场也迎来了历史最高客流及历史最高销售。

“现在天气还是比较冷的,虽然市集里人很多,但是逛了半个小时现在还是想去室内再坐一会。”在逛完市集,市民吴女士带着一家人在一旁商场的咖啡馆吃了顿人均过百的精致下午茶。

“我们特地来这里拍照打卡,准备等会要去嘉里中心吃个饭。”来市集拍照打卡的张女士说。

“外滩枫径”市集为BFC商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很多人逛完市集、拍照打卡后,会去旁边的复星艺术中心看展,再去商场就餐,完全可以在这里消费三四小时。商场近年的销售额稳步提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过几年打磨,“外滩枫径”市集名声在外,从报名到真正加入门槛不低,一些知名品牌也会参加“外滩枫径”市集,如“香水节”主题市集上,某国际知名品牌就带着香水前来参加,单价不菲,但销售很好。

一个有活力的市集,真的有可能激活一片区域。

在徐汇滨江,“西岸夜巷”曾吸引了一众男女老少。而它的选址在人流车流较少区域,这也是主办方看到徐汇滨江除了艺术文化展览类消费外,随着大型企业的到来,区域内新导入了大量产业人口。市集则是在这一片区进行餐饮与零售的“试水”,也让来到徐汇滨江的人流从艺术爱好者向更大的人群拓展。

记者了解到,随着沪上市集的不断发展,上海已经出现了凡几、伍德吃托克等运营团队,他们通过打造市集快闪店、结合市集主题策划社群活动、孵化主题性市集子品牌等方式,为很多新兴的设计师品牌提供了新的营销渠道和展示平台。

不仅如此,市集也可以与旅游、文化、体育、展会等其他领域相结合,形成文旅商体展联动项目。比如2023年的长三角惠民市集,汇聚了沪、苏、浙、皖、闽5地100多家文旅单位,将市集与旅游结合在一起;比如2024年的“思南夜派对”,除了有市集外,还有艺术装置、音乐派对等文化活动,形成“市集+文化”的联动模式。

事实上,当下上海市集的体验的确越来越多元。外滩源市集上不仅有美食,还有旋转木马,甚至表演等,不仅仅是助兴,更是让市集成为旅游目的地,可以试吃试喝试玩,感受城市文化,运营方的收入来源也会比较多元。

晨报记者 吴琼 见习记者 崔逸星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