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观展

版面概览

上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西九文化周6月在沪举办

多个展览、演出将首次走出香港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昨日宣布,将于2025年6月中旬在上海举办“2025上海西九文化周”(以下简称上海西九周)。上海西九周是管理局自2008年成立以来,首次以不同艺术形式在香港以外呈献由西九文化区策展或协办的文化艺术创意项目,是落实香港顶尖文化艺术节目“走出去”的重要里程碑。管理局将携手上海6个著名文化艺术机构及场地,向当地观众呈献7个顶尖文化艺术节目,涵盖M+博物馆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展览,以及广受好评的原创粤语音乐剧、戏曲、音乐及舞蹈节目。

上海西九周得到了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和驻上海经济贸易办事处作为特别支持机构,由管理局的旅游伙伴国泰担任首席赞助,上海报业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作为媒体合作伙伴。此外,香港舞蹈团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文化广场、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上海宛平剧院、JZ CLUB等多个上海文化机构及场地也作为协办机构参与其中。上海西九周的开幕式及开幕晚宴将于6月18日举行。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表示:“上海与香港有许多共通点,彼此都是金融中心,艺术氛围活跃、文化历史丰富,也是东西文化交融的地方。我们热切期待通过上海西九周向上海以至长三角观众,展现香港艺术文化发展的崭新面貌,开启沪港两地在艺文领域的创新合作新篇章。一连串文化艺术节目和推广活动充分体现了西九‘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以及管理局将西九打造成为香港国际文化品牌和旅客必访的文创旅游地标的努力。”

《大状王》开展内地巡演

作为上海西九周亮点活动之一,由西九委约创作、与香港话剧团共同主办及制作的原创粤语音乐剧《大状王》将于2025年首度走出香港开展内地巡演,于6月17日至6月29日以粤语原版在上海文化广场公演10场。

《大状王》云集全港顶尖音乐剧台前幕后班底,由高世章作曲并担任音乐总监,岑伟宗作词,张飞帆编剧,方俊杰导演,刘守正、郑君炽、丁彤欣等担纲演出。为了配合巡演,西九及香港话剧团于2024年4月全球公开招募新演员,成功吸引了来自香港本土及内地演员梁仲恒、陈书昕、袁浩杨等18位新成员加入,他们将以全新组合形式于上海站首度亮相。

首5场上海公演门票于开卖当日便迅速售罄,目前仅剩少量门票,观众反响十分热烈。《大状王》2025年度演出由汇丰保险冠名赞助,并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贝聿铭:人生如建筑”

4月在沪打响头炮

广受赞誉的展览“贝聿铭:人生如建筑”于2025年1月在香港M+圆满落幕,为期半年的展览吸引逾22.5万人次参观。展览由M+策展团队经7年筹备,是深具影响力的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1917-2019年)的首个全面回顾展。

展览将于2025年4月26日至7月27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巡回展出,并于同年11月至2026年2月移师多哈卡塔尔博物馆阿尔里瓦克展览馆展出。

于2025年6月举行的上海西九周期间,M+将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于6月19日共同主办“贝聿铭:人生如建筑”展览公众讲座。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首度在香港以外举办展览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于2025年6月20日至7月31日在上海张园举办“城市脉动──中国传统文化再诠释”展览。此次展览以创新手法演绎中国园林与山水,深入挖掘香港与上海两座城市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该展览将展出超过10位香港新晋及资深绘画、录像及多媒体艺术家的跨领域多媒体作品。参与的艺术家包括创作“Labubu”精灵家族的香港插画家龙家升、当代艺术家又一山人(黄炳培)、作曲家林丰、黄进曦等。这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首度在香港以外地区举办展览,特别选址始建于1882年、拥有“海上第一名园”美誉的张园举行。

另外,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于6月21日在张园举行文化沙龙,届时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展览策展人及参与艺术家将与上海业界及艺术文化爱好者进行深度交流。

多位顶尖艺术家集结上海

上海西九周期间,西九将策划3场爵士音乐会,地点选在上海最具代表性的爵士俱乐部之一JZ Club。多位历年曾在西九舞台大放异彩的香港年轻顶尖音乐人将登台献艺,其中包括曾获世界冠军的口琴演奏家何卓彦(Cy Leo)、作曲家及钢琴家朱肇阶(Daniel Chu)以及唱作人关浩德(Walter Kwan)等。3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将分别演绎精选曲目,并以爵士乐风格演绎多首香港流行曲作品,与乐队即兴合奏,尽展才华,带领观众踏上一场香港音乐家与海派音乐文化碰撞的爵士之旅。

6月20日及21日,戏曲中心将与宛平剧院联合举办2场小剧场粤剧《霸王别姬》(新编)。《霸王别姬》(新编)作为戏曲中心首部委约作品及制作,融合了传统粤剧表演程序及当代舞台设计,细腻地刻画了项羽和虞姬之间深厚的感情。《霸王别姬》在内地小剧场创作界广受欢迎,曾受邀参与多个亚洲城市的艺术节并屡获殊荣,包括2022年在北京举办的纪念中国小剧场戏剧40周年系列活动“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40年影响力榜单之40台剧目奖”的一等奖。

6月21日及22日,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也将举办2场精彩的当代舞表演。其中一场是由西九与香港舞蹈团联合协办、香港舞蹈团艺术总监杨云涛编舞的舞×武剧场《凝》;另一场则是由西九委约及制作,并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合办,由香港编舞家盘彦燊所创作的《鸣》(独舞版)。

《凝》是香港舞蹈团历时长达3年的艺术研究,再加上3年的沉淀,融合中国舞蹈和武术的舞台表演作品。该作品曾在2020年及2023年由西九与香港舞蹈团联合演出,其中选段《静听松风》更在2023年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获当代舞奖,并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小型剧(节)目和作品创作”项目。此次,《凝》的演职人员将连续两日为观众带来两场精彩表演。

《鸣》(独舞版)改编自盘彦燊2023年受西九委约创作的同名作品《鸣》,该作品延续了对身体及灵性的探索,在舞者的一呼一吸间,将舞者与观众连成一线。该作品的概念由盘彦燊于2016年至2018年“国际创意交流──香港×芬兰”驻留计划期间构思并发展,于2023年在西九上演并大获好评。此次在上海的演出将为观众带来两场精彩表演,并于6月18日开始举办创作档案展览《鸣》(消失的删除线),以崭新视点联系剧场体验。

新闻链接

关于西九文化区

西九文化区滨临维港,占地40公顷,不仅是香港最新的文化旅游地标,更是全球最具规模、最富雄心的文化枢纽之一。区内设有众多地标式文化艺术设施,包括世界级博物馆M+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设计匠心独运的戏曲中心和自由空间等表演艺术场地、占地11公顷的艺术公园和海滨长廊,以及兴建中的西九演艺中心。

西九文化区每年倾力呈献约千场展览、表演、节目和活动,致力为新晋及享誉盛名的艺术家提供重要平台。西九文化区每年吸引过千万名访客,增强了香港的文化影响,更巩固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定位。

见习记者 崔逸星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