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理财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央行数据显示:3月金融数据超预期


晨报记者 刘志飞

4月13日,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金融数据超出市场预期,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融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分析认为,这表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正在增强,特别是在企业贷款和政府债券发行方面。

信贷规模创新高 企业贷款成主力

据央行披露的数据,2025年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3.64万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显示出企业贷款需求的强劲增长。这一数据不仅符合季末银行信贷冲量的季节性规律,而且超出了市场预期。

东方金诚宏观研究指出,3月企业贷款同比多增5000亿,其中企业短贷同比多增4600亿,可能与企业经营周转资金需求增加、金融“挤水分”效应边际淡化、以及市场利率上行导致短贷对票据和债券融资的替代有关。

此外,3月居民中长期贷款恢复同比多增,而企业中长期贷款延续同比少增,但少增幅度仅为200亿,若剔除隐债置换影响,新发放企业中长期贷款很可能较大幅度高于上年同期。

社融规模增长 政府债券发行是关键

央行数据显示,3月新增社融规模为58879亿元,同比多增10544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债券的大规模发行。东方金诚宏观研究分析认为,3月社融同比多增1.05万亿,主要拉动项为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1.02万亿。这背后是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以及置换债大规模发行背景下,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净融资规模同比高增。大规模隐债置换会拉低新增贷款规模,当前新增社融数据更能体现金融总量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M2与M1增速反映经济活跃度

央行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7.0%,增速与上月末持平;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1.6%,增速较上月末高1.5个百分点。

东方金诚宏观研究指出,M2增速保持不动,背后是市场主体贷款多增推动存款派生,以及财政稳增长发力导致财政存款同比多减。

3月末M1增速上行,与企业贷款、特别是短期贷款大幅多增直接相关,同时房地产市场回暖也带来一定支撑。当前M1增速仍然偏低,显示宏观经济活跃度有待进一步提振。

降准降息时机成熟

面对美国“对等关税”落地带来的外部波动,国内宏观政策对冲步伐有望加快。

东方金诚宏观研究判断,综合考虑当前外部经贸环境变化、房地产市场走势及物价水平,二季度“择机降准降息”时机已经成熟,落地时间可能提前到4月。降息降准能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激发企业和居民融资需求,扩投资促消费,提振市场信心。

此外,财政稳增长也将在促消费、扩投资方向进一步加力,政府债券融资规模还会处于较高水平,这些都将推动二季度信贷、社融持续提速。

3月份的金融数据不仅显示了实体经济的强劲需求,也反映了政府在稳增长、控风险方面的积极作为。展望未来,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发力,预计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将继续增强,为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