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关注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古籍书店明日焕新归来

囊括1600余种旧版线装书、50600余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主题书籍




经过467个日夜的“暂别”之后,4月19日,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上海古籍书店将以全新面貌回归。

作为新中国首批专业书店之一,上海古籍书店自1956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守护、推广古籍经典,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近七十载的书香时光里,它犹如一座灯塔,照亮了一代代读书人前行的路。

此次焕新之后,书店一至六楼总建筑面积达近3000平方米,囊括1600余种旧版线装书、50600余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主题书籍,将成为全国单体最大的古籍书店。

本期新闻晨报《上海会客厅》节目,前往福州路的上海古籍书店进行实地探访,开启古籍阅读之旅,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带来的新生命力。

经典之门,走进古人“藏书楼”

步入古籍书店,沿着地面上的传统纹样柿蒂纹前行,仿若走进了古人的“藏书楼”,近百年的建筑历史底蕴、中庭挑空的设计,迎面所见两根立柱上上海图书馆原馆长、著名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先生的题字——“藏古今学术,聚天地菁华”,都与“藏书楼”的意境相契合。此外,为展现古籍的历史积淀和独特韵味,焕新后的一楼收银台还特别设计成古籍残卷的形态。

在中庭左侧,即可见“四时雅韵”特色空间。作为书店对外展示的窗口之一,在这里,读者将通过琴棋书画、诗香花茶、鸟木虫鱼、时令节气等不同主题陈列的时时变换,走进古人的生活。

中庭右侧则矗立着陪伴古籍书店十八载的孔子像,以及新设的一方公益书架——“博雅书架”。“博雅书架”用于放置爱书人在书店内精心选购的图书,免费分享给有需要的读者。读者只需登记后即可借走一本,看完后归还书店,以服务下一位读者。希冀这一份微小的善意,能够让广大读者感受到书店传播文化、传递温暖的初心与态度。

穿行于以经史子集所设置的四方书架之间,举目皆为传统经典著作。此外,“古今之鉴”和“中西之汇”两方书架上的专题书籍,也便于读者系统了解古今、中西文化交融发展的脉络。精品丛书、古典文学研究、古书之美、书籍史、诗词文集、戏曲小说、名家名作、国学启蒙、海派文化、红色文化、签名本、年度好书榜单……一楼这道涵盖9000余种图书的“经典之门”为读者打开了阅读中华典籍、滋养现代生活的新世界,于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触手可及”。

学术书苑,专业书籍的殿堂

移步至专业书籍的殿堂二楼“学术书苑”,即可见固定于中国历史书架上方,由王元化先生题写的“学术书苑”牌匾,这块牌匾书店重装焕新前一直悬挂于一楼,焕新后延用,彰显了书店“坚守中国学术,弘扬中华文化”的初心使命与社会担当。

在“学术书苑”,读者可通过13000余种中国历史、环球学术、专题史、书信、日记、传记文献、版本目录、语言文字、中国哲学、文明互鉴、学术前沿、中医等类别的专题书籍,回顾历史的声音、思想的历程、人文的变迁、艺术的故事、文字的演变、中医药的智慧。

在东北角以沟通学术为宗旨的特色空间“学者书房”内,重点陈列的是国内当下人文学科顶尖学者和优秀青年学者的主要著作及其推荐图书,每季度将更新一次。此外,“学者书房”内还特别展陈了著名出版人金良年先生的1000余种学术性藏书。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空间移门上的玻璃是由原“线装书房”门上的继承而来。

淘书乐园,乐享“淘书”之趣

焕新后,古籍书店将与搬入三楼的上海旧书店携手,共同把三楼打造成为“淘书乐园”,让读者尽情徜徉于由4000余种特价书和23000余种旧书等汇聚而成的书海,满足“淘书”的快乐。

此外,读者在三楼还可透过经龙装《清·孙温绘程甲本图文典藏版红楼梦》,零距离领略中国传统书籍装帧工艺经折装和龙鳞装的艺术魅力。同时,扬州运河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保护中心的主要作品也将在此一一呈现,在雕版印刷技艺体验区,读者也能亲身体验这项传统非遗技艺的古朴韵味。

敦煌空间,感知中华文明瑰宝

沿三楼至四楼楼梯处的沙漠造景,即可进入“敦煌空间”,在融合了《鹿王本生图》、“三兔共耳”“舞乐飞天”元素的手绘洞窟壁画和藻井等视觉艺术的烘托下,读者好似一路沿着河西走廊,走进了神秘瑰丽的大漠敦煌。敦煌服饰、敦煌乐器、敦煌文创等,都将助读者沉浸式感知由中外文化汇聚交融而成的敦煌文化,以及中华文明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胸襟情怀。在数字动画互动展区,读者也可观赏到以动画投影形式展示的《鹿王本生图》,并聆听其故事情节。

此外,“敦煌空间”内还设有一处宝藏打卡地——“藏经洞”,这里汇集了许多敦煌藏经洞文献中的内容,如左手墙面上的元素即主要来源于《敦煌星图》甲本,窗上所印制的内容则来自敦煌本《大唐三藏圣教序》,“唐敦煌经”四字也取自敦煌文献。每日随着光线的移动,窗上文字的投影也会随之变化,构成一幅流动的文献图卷。

与“敦煌空间”相呼应的还有一楼另一侧展示橱窗区域内的古籍、敦煌乐器等元素,这一极具文化张力的跨界组合以“形、声、触”的多维互动,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与博大精深。

在五楼“博古雅苑”内,金石、文玩、名人书画、古董杂件、清代及海派老家具,品类丰富、琳琅满目,置身其中,与同好一同品鉴、交流,颇具昔日雅集之趣。六楼屋顶花园是室内外相结合的空间,名为“静心”,这一空间适合“以书会友”,三五好友可相聚于此静心读书、共品书香。

沉浸式体会古人生活方式

书店中,一个个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融合现代创意和科技的文创产品与书籍相映生辉,如“永乐大典”系列、“故宫”系列和“良友画报”系列等。为喜迎焕新启幕,书店还特别选取上海图书公司藏《上海生活》等民国老期刊创刊号封面上的“上海”中英文铅字字样,以及《得碑图》图样,设计制成了两款复古包袋。

一本书,一杯茶,一知己。全新打造的“熟水”茶饮,将推出无量仙翁茶、金露五宝茶、大漠公主茶等特色中医古方茶饮,以及知否知否等中式茶点。同时,书店的专属咖啡“古籍大咖”也将隆重登场。焕新启幕后,“401號下午茶”这一沙龙活动也将带领读者继续品味文史哲领域的香气。

值得一提的是,书店特别推出的专属香——“博雅”人文香,由扬州省级非遗制香大师,运用古方古法结合书香、纸香、油墨香手工调配而成。于一楼“微妙在鼻观”处,读者可尽品关于香的系列产品,也可亲手制作一款独属于自己的手工香。同时,古籍书店更对公司藏古琴谱中的《列子御风》一曲进行了改编,使其成为了书店的专属背景音乐。

未来,读者可在香气雅致、琴音袅袅的氛围中,沉浸式体会古人闻香、听琴、品茗、读书的生活方式。

文/图 晨报记者 严峻嵘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