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7版:演出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文旅融合神操作

把剧场塞进遗址、商场、老宅,民营院团这波Citywalk观演厉害了





上海的演出市场最近简直开挂啦!第十三届上海市优秀民营院团展演带着“文旅融合”王炸组合来袭,把剧场搬进遗址公园、商场景区,连百年老宅都变身沉浸式舞台,这波操作直接刷新观演体验!跟着记者一起解锁这场边走边看的城市艺术漫游指南吧。

当百年遗址遇上舞台艺术

一秒穿越不是梦!

谁能想到广富林遗址的百年老宅里,居然藏着一场《小城之春》的时空穿梭局?上海现代人剧社把舞台搭进深宅大院,利用古宅的天窗光影、回廊转角做天然布景,演员在雕花门窗间演绎爱恨纠葛,观众跟着剧情在青砖黛瓦间游走,连呼吸都带着历史的韵味。

这种“文物当道具,遗址变剧场”的操作,简直是给文旅DNA疯狂上分!近日记者在广富林遗址古宅观看了沉浸式音乐剧《小城之春》,同时采访了制作人张余(上海现代人剧社总监),他也分享了自己对于文旅融合与戏剧创新的深度思考,也透露首轮10场演出场场满座,之后续演已形势大好:“不止年轻观众和老外,刚刚退休的‘有钱有闲’的‘轻老人’一族也是观众群的主力军。”

张余透露此次将《小城之春》搬回1948年同名电影的取景地松江,正是看中广富林古宅与故事气质的天然契合。“当演员在青砖黛瓦间穿行,观众跟随剧情在雕花回廊中游走时,百年老宅的每一处光影、每一块砖石都成了叙事的一部分。”

他特别提到,剧组巧妙利用古宅的天窗设计,让自然光随着剧情变化投射在演员身上,这种“文物当道具”的设计,比任何舞台灯光都更有历史穿透力。

对于“文旅+演艺”的创新模式,张余一直强调“沉浸式不是噱头,而是情感共鸣的催化剂”。他以《小城之春》为例解释:“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置身于1940年代的小城生活——能闻到老宅木材的陈香,听到雨打青石板的声响,甚至触摸到剧中人物挣扎的温度。这种‘全感官叙事’不仅让历史可感知,更通过戏剧冲突引发当代观众对婚姻、理想等议题的思考。”

尽管坚持“实景为王”,张余也并不排斥科技手段。他透露,团队在古宅中隐蔽安装了定向音响系统:“当演员在不同空间对话时,声音会像真实生活一样在梁柱间折射,让观众产生隔墙有耳的错觉。此外,剧组还开发了小程序《小城漫游指南》,观众扫码即可解锁剧中建筑的历史典故,让观演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

针对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张余提出“戏剧年轻化不是迎合,而是重构”。他以《小城之春》的互动设计为例:“我们设计了‘城头留言’环节,观众可以在剧中城墙的数字屏上留下自己的情感困惑,这些内容会实时生成动态光影,成为下一场演出的背景。这种‘共创式观演’不仅让年轻人找到参与感,更通过他们的社交媒体传播,形成‘戏剧破圈-流量反哺-文化传播’的闭环。”

采访中,张余也透露,正在筹备“建筑戏剧计划”:“我们计划将上海更多历史建筑转化为戏剧空间——石库门里演弄堂故事,老厂房里做工业题材剧,甚至在外白渡桥上演沉浸式悬疑剧。”他认为,这种空间即剧本的创作理念,能让城市肌理成为戏剧的天然养分,最终实现“每栋建筑都是舞台,每个角落都有故事”的文旅新生态。

“当观众走出剧场时,他们带走的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对这座城市的重新认知。”张余说,这正是他坚持“文旅融合”的终极目标。

景区商场秒变演艺新空间

Z世代打卡新地标get

开心麻花这次玩得有点大!《夏洛特烦恼之逆转未来》直接把舞台搬进苏州中心商场和绍兴曹娥里景区,三面台设计让观众360°沉浸式围观校园故事,还能戴上“值日生袖标”客串剧情,互动感直接拉满。听说首演门票24小时就售罄,果然年轻人的快乐密码被他们拿捏了!

该剧在上海杨浦合生汇演艺新空间长期驻演。上海开心麻花董事长汪海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的观众对于观剧体验的期望值在增加,他们希望除了传统剧场以外,有更多‘剧场+’的体验,因此,当戏剧走出传统剧场,与商业、旅游深度绑定,反而能激活更大的文化能量。但是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的场景叠加,而是要让戏剧成为地方文化的新表达,某种意义上,演出本身也是再造一个新景点。”

科技赋能文旅新体验

舞台秒变“未来实验室”

在今年的民营展演中,可以欣喜地看到了不少新面孔——一批年轻的民营院团当家人在舞台上发挥大手笔,融合了多样元素,大胆突破:比如由云朵音乐剧团出品制作的原创音乐剧《山海经》以神话为蓝本,融合非遗皮影、京剧打戏与多媒体技术。剧中皮影桥段由传统手艺人表演,打戏灵感源自经典京剧《三岔口》,配合多媒体实时投影,开创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新路径。该剧打造合家欢舞台盛宴,一经开票即售罄,成为年轻观众的热门选择,还曾入围“演艺大世界”华语原创音乐剧展演,并受邀参与中马、中新建交周年国际交流演出,推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缪时文化出品的音乐剧《嫌疑人X的献身》改编自东野圭吾推理小说,以悬疑题材和舞台效果破圈。该剧的舞台呈现十分惊艳。在上海大剧院的大舞台上,多层舞台与灯光特效构建多重时空,明暗遮挡、光影重叠等,给于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完全打破了传统剧场限制;多媒体是本剧舞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化的音乐风格促进了人物、场景与社会背景的和谐统一,使观众从多感官上身临其境,沉浸其中。该剧已收获无数好评,并引发大众讨论热潮,展现出上海民营院团在类型化创作中的技术突破与市场号召力。

安可艺术团的音乐剧《我在你的未来》2.0版采用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结合手法,通过积木造型舞台设计快速切换场景,灯光与积木变化营造时空流转意象,强化戏剧张力。创星剧团的黑光剧《漫游太阳系》利用紫外线与荧光颜料营造魔幻视觉,演员隐形操控道具模拟太空失重,结合互动实验与歌舞元素实现寓教于乐。

市场导向引发抢票热潮

展现上海民营演艺多元活力

展演中,上海民营院团普遍以市场为导向,多部剧目凭借创新模式与扎实品质引发抢票热潮,展现出上海民营演艺的多元活力:入围的4部音乐剧《嫌疑人X的献身》(缪时文化)、《小城之春》(现代人剧社)、《山海经》(云朵音乐剧团)、《我在你的未来》(安可艺术团)都进一步实现了演出市场中的音乐剧票房优势,它们或擅长悬疑推理,或借以文旅实景,或融合非遗活化,或参与公益议题等,各自以不同形式破圈,预售表现突出。

开心麻花《夏洛特烦恼之逆转未来》以“魔方舞台”融合复古校园实景与观众互动玩法,成为Z世代沉浸式打卡爆款,首轮预售票24小时即售罄。《小城之春》首轮10场演出场场满座,之后续演已形势大好;《嫌疑人X的献身》已在北京、上海、成都、苏州等多地完成累计超过一百场演出,登上全国音乐剧热销榜。

本版撰文/晨报记者邱俪华

图/演出方供图

【参演作品亮点】

★沉浸式环境音乐剧《小城之春》

由上海现代人剧社打造的沉浸式环境音乐剧《小城之春》首次尝试突破传统剧场限制,在百年历史建筑中实景驻演,利用深宅大院营造阴森冷厉氛围,借天窗光线映射角色内心挣扎。文旅场景与戏剧叙事的深度融合令观众惊叹“仿佛穿越到那个年代,既是观剧,也是一次历史与艺术的沉浸之旅”,评委称其“开创民营院团实景演艺新赛道”。

作为展演“文旅融合”探索的标杆项目,《小城之春》预计将在广富林驻场演出几十场,创新市场化演出的新模式,探索“票房收入+景区引流”双赢模式。

★《海上兰调·旋律中的母亲节》音乐会:

海派金曲与母爱共振的时空漫游

海派金嗓天花板:纪晓兰携上海顶级爵士乐团演绎《凤凰于飞》《烛光里的妈妈》等20首金曲,从婉转吴侬软语到动感爵士,一开口就是老上海的温柔与热烈,妈妈辈DNA狂动,00后听了也忍不住跟着哼。跨代际情感共鸣:既有《我有一段情》的江南韵味,又有《热情的沙漠》的炽烈狂欢,中场穿插“母爱知识问答”送康乃馨,全家一起来听妈妈的青春BGM,温馨又好哭!

★原创音乐剧《山海经》:

上古神话的“潮玩化”打开方式

非遗×科技硬核混搭:皮影匠人操纵的“精卫填海”、京剧武生演绎的“夸父追日”,搭配双层纱幕投影的东海巨浪,老手艺在声光电里活过来了,娃看得眼睛冒星星,家长直呼“比动画片震撼100倍”!青少年管弦乐团首秀:国内首支00后音乐剧管弦乐团现场伴奏,《应龙战共工》那段铜管so lo燃到起鸡皮疙瘩,谁说传统文化只能静静看?这里每一秒都在炸场子!国际交流顶流担当:英文版登上马来西亚、新加坡舞台,歪果仁看了都说“Chinese mythology is so cool”!看完还能打卡“山海经主题展”,精卫头饰、夸父玩偶萌到想all in。

★《夏洛特烦恼之逆转未来》:

沉浸式校园回忆杀+景区限定剧本杀

1:1神还原青春教室:从挂着“流动红旗”的黑板报到卖跳跳糖的小卖部,前厅直接搬来90年代西虹市中学,穿校服拍照发圈秒变“沈腾同学”,复古滤镜都省了!观众变身“剧本杀玩家”:戴“值日生袖标”就能上台演“秋雅”,前排还能拿气锤“捶打”王老师(轻点打!),互动尺度刚刚好,社牛狂喜、社恐也能秒入戏。景区驻演新范本:苏州中心商场的“空中剧场”、曹娥里景区的“园林舞台”,逛街看戏两不误,演出结束还能打卡同款校园周边,文旅创收新姿势get!

★海派话剧《小花园电话亭》:

弄堂里的城市记忆盲盒

真实故事催泪改编:全上海最后一座公用传呼电话亭的守护人沈玉琇阿姨真实出镜(虚拟形象),30年坚守背后是“一人、一亭、一世情”的上海老克勒情怀,阿拉姆妈看了直抹泪。细节控的城市考古:电话亭里的铁皮饼干盒、墙上的传呼记录单、顶楼上世纪的吊扇,每个道具都能勾起“老上海”的独家记忆,弄堂方言台词自带结界,瞬间穿越回90年代弄堂。银发经济新表达:打破“老年人=落伍”刻板印象,看沈阿姨用智能手机发语音、跳广场舞,原来上海姆妈永远走在时髦前沿,带爸妈来看比唠嗑管用100倍!

★话剧《绣梦》:

非遗绣娘的“织造奇幻之旅”

传统工艺逆袭爽剧:从纺织厂女工到巴黎时装周常客,女主陈小雨把藏族氆氇变成国际顶流,非遗刺绣撞上3D打印,“中国制造”逆袭“中国创造”的热血剧情,打工人看了原地燃起来!双线叙事织就时代经纬:明线是女主在西藏扶贫、巴黎维权的创业史,暗线是丈夫治沙种树的环保路,“一针一线织梦”vs“一棵一棵治沙”,个人奋斗与时代使命的双向奔赴,格局直接打开。象征美学玩出新高度:海螺声响起就是人生转折点,氆氇纹路暗藏剧情伏笔,连舞台上的沙丘都能“生长”变绿洲,看完忍不住二刷找细节,原来每个道具都是“隐藏剧情”!

★沪剧《万馥香》:

当“江姐”遇见“万馥香”的双重传奇

真人真事改编:聚焦歌剧《江姐》初代A角万馥香的真实人生,从苏州戏校到空政文工团的逆袭之路,还原周总理自费观剧、毛主席合影等历史名场面,堪称舞台背后的舞台史诗。主演孙彩芳本就是沪剧《江姐》常年巡演的“江姐专业户”,这次饰演“江姐扮演者万馥香”,简直是双重DNA觉醒,演技细腻到能看见角色眼里的光!

★昆剧《玉簪记》:

当尚派青衣撞上昆曲水磨调

健图剧社携精心打磨,特邀昆曲泰斗张静娴亲自坐镇艺术指导,白玉兰奖得主胡维露搭档演绎潘必正,书生的儒雅与主演韩宜珈扮演的陈妙常的含蓄碰撞出“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古典美学,首演就被戏迷狂夸“百年雅韵活过来了”!

★沪剧《金绣娘》孵化升级版:

红色经典的“时空焕新术”

硬核历史+舞台黑科技: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全新升级,第四、第六场舞美大改——虚实结合的中景+多媒体特效,把地下工作的紧张感拉满,群演配合舞蹈演绎军民鱼水情,看得人热血沸腾!剧本打磨到“像素级”:主创团队听了N轮观众反馈,逐句调整台词和调度,连群演的走位都反复排练,每个眼神都是戏,细节控狂喜!红色精神永流传:渡江战役的故事配上沪剧特有的吴侬软语,刚柔并济间展现革命年代的家国情怀,看完走出剧场还能在宛平剧院门口打卡红色地标,沉浸式接受精神洗礼。

★音乐剧《我在你的未来》2.0:

会“变形”的舞台教科书

积木舞台玩出花:用可旋转的积木装置快速切换场景,从校园到职场、从现实到回忆,剧末演员旋转积木的瞬间,简直是“时间魔法”——既象征时光流转,又暗喻人物心理蜕变,高级!歌舞编排反套路:抛弃传统炫技舞蹈,用群体抽象肢体语言传递情感共鸣,主角的内心独白全藏在光影变幻和舞蹈节奏里,连背景音乐都成了“情绪催化剂”,看完忍不住想二刷找细节。现实与浪漫无缝切换:前一秒还在细腻描绘职场压力、社会现实,下一秒就用梦幻灯光和象征主义意象升华主题,打工人看了直呼“这不就是我的人生BGM吗”!

★黑光科普儿童剧《漫游太阳系》:

给孩子的“太空启蒙盲盒”

会发光的科学课:全黑舞台+紫外线黑光,荧光道具和服饰打造“悬浮星球”“变形飞船”,宇航员失重漂浮都靠演员“隐身术”实现,视觉效果堪比科幻大片,娃的眼睛直接瞪成星星眼!0台词也能看懂:全程靠肢体动作、音乐和互动实验讲故事,哑剧式表演+即兴互动,别说小朋友,连老外都能秒懂,真正的“无国界科学童话”。边玩边学冷知识:从月亮的天狗食月到太阳系行星科普,每个场景都藏着天文知识点,看完娃能拉着你说半小时太空冷知识,寓教于乐天花板实锤!

★上海文慧沪剧团的沪剧《深秋的泪痕》:

经典重现“爱在深秋”

为祝贺该团艺术总监杨音沪剧生涯50周年复排的经典剧目。该剧的舞台场景将还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风貌,音乐融入现代元素,既保留传统韵味,又贴合当代审美。

★沪剧话剧《谢谢侬爱我》

光启话剧艺术中心的沪剧话剧《谢谢侬爱我》由国家一级演员徐风担任艺术指导,国家一级播音员朱奕俊担任沪语指导。

★6部小戏短小精悍

本届展演的小戏节目专场共有6部作品参加,延续“短小精悍、扎根基层”的特色,轻体量、深立意,展现上海民营院团的多元创作力。

鼓鼓文化的打击乐《奔跑的旋律》以外卖小哥的一天为蓝本,通过动感节奏展现坚韧与互助精神,融合绛州鼓乐与现代打击乐。

上海阳光舞蹈团的原创舞蹈《申之春》以海派美学与科技道具结合,描绘江南春色与女性劳作场景,灵感源自唐诗《江南春》。

上海勤苑沪剧团的沪剧小戏《三点水》围绕一口水井展开,讲述老校长与学生的传承故事,融入非遗保护主题。

青浦鹤音艺术团沪剧小戏《白鹤归巢》以抗日战争为背景,通过“白鹤归巢盏”揭开家族历史,展现青浦人民的爱国情怀。

新东苑沪剧团沪剧小戏《蟋蟀轶事》通过蟋蟀这一文化符号,折射当时社会对孝道的重视,展现民国年间七宝镇的乡土风情。

焱丞文化的杂技《攀登》以高难度人体技巧演绎红色革命精神,传递砥砺奋进的时代主题。

小贴士:展演攻略速码!5月8日-6月30日,19个剧团、15台演出、10+艺术形式,从沪剧、昆曲到黑光剧、打击乐,总有一款戳中你的心!重点推荐去上海大剧院、天蟾逸夫舞台宛平剧院、中国大戏院、黄浦剧场、长江剧场、合生汇演艺新空间、上戏端均剧场等这些地标性剧场打卡,感受专业舞台与文旅融合的双重魅力。现在大部分演出都开票啦,手慢无的爆款剧目记得提前蹲守哦!同时,展演还将通过线上直播、社交媒体推广等方式,扩大影响力,为市民呈现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