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理财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汇丰:地缘波动下亚洲结构性机遇突出,全球配置坚持多元化策略

晨报记者 刘志飞

尽管受美国贸易关税不确定性影响全球市场波动加剧,亚洲市场凭借其内生结构性增长动力展现相对韧性。汇丰环球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最新第三季度投资展望指出,投资者应在坚持地域多元化的同时,积极把握亚洲特别是中国的结构性增长机遇,并将人工智能(AI)应用深化及长期结构性趋势作为布局重点。

汇丰环球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中国首席投资总监匡正表示:“贸易政策带来的阴云尚未完全散去,但它不应遮蔽亚洲经济体稳固的增长根基和丰富的本地化投资机会。资金持续流入亚洲市场,正是对其长期潜力的一份信任投票。”

聚焦亚洲长期动力

展望认为,中国、印度和新加坡等亚洲市场因其经济韧性表现突出。中国专业制造业技术能力集中且难以替代,结构性增长机遇持续显著;印度虽面临短期波动,其快速发展的数字化进程和政府制造业发展战略提供长期支撑;新加坡在当前贸易格局中所受影响相对较小。“亚洲的优势在于其无法被轻易取代的供应链韧性,以及深厚的科技创新土壤,这些是抵减外部冲击的关键力量。”匡正补充道。

优化全球资产配置

基于对经济前景的最新评估,汇丰已将美国股票调升为“偏高配置”。尽管预计美国2025年经济增长将放缓至1.6%,但关税风险边际缓和、企业盈利下调提供上行空间,以及潜在的减税政策构成支撑。与此同时,对美经济前景的相对看好减缓了资本流入欧洲的预期,汇丰相应将欧洲股票调整为“中性”。另外,阿联酋因其受贸易摩擦影响较小,提供了有吸引力的结构性投资机遇。

深耕中国市场机遇

对于中国市场,汇丰指出流动性环境依然有利,降准降息政策推进、股票回购、公募基金发行回暖和保险资金入市将持续提供动力。投资主题方面,持续看好“高质量成长股”和“深度价值股”。“我们尤其关注国产化A I+浪潮的深化落地,”匡正说,“2025年将是A I应用加速渗透的关键年,能在细分场景率先落地的企业,以及算力基础设施的国产替代进程值得关注。”伴随政策持续发力,内生消费需求修复仍是焦点,但需精挑细分领域标的。此外,红利资产,尤其是核心优质央国企的价值重估机会,仍是重要的配置方向,央企制造、新型电力系统及食品饮料等泛消费领域的红利新视角具有吸引力。

人工智能驱动跨区域机遇

报告强调,即使在应对短期挑战时,也不应忽视创新和结构性趋势的推动力。在低息环境及潜在减税预期的双重加持下,A I驱动的变革正为全球多个市场创造机遇。亚洲地区,更看好通信(因含较多A I应用企业)、工业、受益于政策支持的非必需消费品及金融板块。美国市场,A I热潮热度不减,企业资本支出计划稳健,投资范围已从“科技七巨头”拓展至科技、通信、金融及工业等领域,尤其偏好服务业中大型优质股。欧洲市场,长期投资不足后聚焦国防与自动化,工业活动及研发需求上升,看好工业、金融及医疗保健行业前景。

强化多元配置应对风险

面对持续存在的政策与地缘政治风险、全球增长放缓担忧以及汇率波动,汇丰强调利用多元资产和主动策略进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债市方面,随着主要央行政策重点转向支持增长、通胀忧虑减轻,利率下行趋势支持债券表现;大宗商品价格走弱也为新兴市场提供了进一步降息空间。汇丰偏好7-10年较长期限的英国国债,以及以欧元和英镑计价的投资级企业债,以分散配置并寻求收益。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在美元走势趋缓及各国央行持续买入的支撑下,继续受到看好。此外,聚焦可再生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望提供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受益于各国城市化进程、国家安全战略及数字经济(特别是支撑A I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和网络设备)的庞大需求。

“在当前环境下,投资者需要保持战略定力,灵活配置。通过发掘低相关性资产(如黄金、基础设施)进行更有效的多元化,并采取主动管理策略,是抵御波动、捕捉长期结构性增长红利的关键。”匡正总结道。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