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车尚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城论剑 重庆论坛车企大佬“互喷”


闻言培

当长江与嘉陵江的浪潮在重庆交汇,一场足以载入中国汽车史册的风暴,正在这座8D魔幻之都的会议室内呼啸。2025年中国汽车重庆论坛现场,车企大佬们齐聚一堂,本以为是一场和气融融的行业交流盛会,没想到却成了一场激烈的“唇枪舌剑”战场。大佬们各抒己见,争论之声不绝于耳,其激烈程度让人不禁感叹,汽车行业的竞争已经从市场蔓延到了台面之上。

本届论坛将“反内卷”作为核心议题,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王侠率先呼吁行业坚守质量安全、诚信经营与长期主义,避免陷入低价竞争的泥沼。这一倡议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层层涟漪,随后发言的高管们纷纷围绕此话题展开讨论。

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率先点燃战火,言辞激烈地炮轰行业乱象。他痛心指出,比亚迪遭受的“黑公关”攻击远超友商,大量不实负面信息严重损害企业声誉。他还列举了比亚迪在技术研发上的巨大投入,拥有12万余名技术人员,2024年研发投入高达542亿元,强调技术创新才是行业发展的核心,批判部分车企“夸大式宣传”和“阴阳拉踩”竞品的恶劣行径。李云飞举例,比亚迪推出“兆瓦闪充”技术后,不少跟风者技术沦为“期货”,仅有比亚迪真正将技术落地应用,给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暗指某些车企只做表面功夫,缺乏真正的技术实力。

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迅速反击,回怼李云飞是“贼喊捉贼”。他力挺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举报比亚迪常压油箱一事,称魏建军是“正直的人、诚实的人,是行业的吹哨人”,并透露吉利通过拆车测试得出的结论与长城举报的信息一致,呼吁常压油箱事件一定要有公开透明的结论,不能就此不了了之,否则行业规范将无从谈起。杨学良还强调,吉利坚决反对“内卷式”竞争,这种恶性竞争会把中国汽车产业推向危险境地,车企之间应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而非互相诋毁。

战火很快蔓延到整个行业生态。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的发言犹如一记重锤,从宏观角度痛批行业存在“三无竞争”,即无底线、无道德、无法律的恶性竞争。他详细阐述了这种竞争对行业的危害,市场品牌过多导致产能严重过剩,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不择手段,过度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在购车时无所适从;价格混乱不仅在国内市场蔓延,还波及海外,严重损害中国汽车品牌的国际形象;部分不以长期健康发展为目的的资本涌入,扰乱行业正常发展秩序,增加了行业竞争的复杂性。朱华荣预测,行业要回归理性竞争仍需一到两年时间,在此期间车企必须共同努力,加强自律。

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将关注点聚焦在安全问题上,怒吼频发的智能驾驶事故正在动摇产业根基。价格战让车企利润跌破4%,严重影响企业在安全研发方面的投入。近期频发的安全事故,尤其是与智能辅助系统故障相关的事故,不仅影响汽车企业品牌形象,还会动摇消费者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信心,甚至阻碍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进程。他强调,安全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底线,不安全的车坚决不能造,车企必须将安全放在首位。

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更是言辞犀利,他强调智能驾驶领域绝不能拿消费者当“小白鼠”,车企要有良心,严格把控技术安全关。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车企急于将不成熟的技术推向市场,导致安全事故频发,这是对消费者生命安全的漠视,必须坚决杜绝。

这场看似失控的"互喷",实则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期矛盾的集中爆发。在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的关键节点,企业间的竞争早已超越单纯的市场份额争夺。价格战的本质是产能过剩与技术同质化的困局,当头部企业用降价清库存时,中小车企只能被动跟进,最终导致全行业利润崩塌;技术路线之争背后,是企业对未来话语权的争夺,比亚迪的垂直整合模式、华为的智能生态路线、吉利的全球化布局,每一种选择都承载着企业的战略押注;而安全争议的白热化,则暴露了新技术迭代速度与安全验证周期的矛盾,当智能驾驶事故频发,消费者对行业的信任危机正在悄然蔓延。

尽管大佬们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在促进汽车行业健康发展这一核心目标上,他们却达成了高度的共识。他们都认识到,无底线的价格战和无序竞争只会损害行业的整体利益,只有通过公平竞争、技术创新和合作共赢,才能推动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论坛上,多位车企大佬表示,将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长安将持续加码研发,深耕核心技术,以更安全、更智能、更愉悦的驾乘体验回馈用户,坚决反对无道德底线、无法律底线的恶性竞争。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也表示,奇瑞将全力加大创新投入,夯实技术底座,加快品牌向上,提升经营质量,同时提升出海水平,坚持长期主义,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除了技术创新,大佬们还强调了合作共赢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汽车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涉及到众多的企业和环节,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例如,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领域,车企可以与电池生产企业、回收企业等合作,建立完善的电池回收体系,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除此之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在此次论坛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协会发布了《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明确反对车企之间无序的“价格战”,呼吁企业严格遵从公平竞争原则,依法依规开展经营活动。协会还表示,将加强行业自律,推动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今年重庆论坛的激烈“互喷”,将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注脚。它提醒所有从业者,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中,唯有摒弃短视的恶性竞争,回归技术创新、恪守安全底线、拥抱开放合作,才能让中国汽车真正从”价格屠夫”蜕变为”技术王者”。当硝烟散去,行业终将明白,真正的对手从来不是同台竞技的友商,而是如何在全球竞争中,让中国汽车成为引领未来的标杆。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