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由西九文化区委约创作、并与香港话剧团联合制作及呈献的原创粤语音乐剧《大状王》,集结顶尖创作团队。高世章担任作曲及音乐总监,岑伟宗作词,张飞帆编剧,方俊杰导演,林俊浩负责编排及舞蹈,黄逸君则担任舞台美学指导。
该剧历经了十年的酝酿——先是于2019年在中国香港进行了预演,经过三年的精心打磨,终于在2022年首演,并于2023年重演。今年,该剧将首次展开国内巡演,计划在上海、北京、香港三地演出,并特地为此增加了一组演员阵容和原卡一起轮番出演。上海站演出定于6月17日至29日在上海文化广场上演。
颠覆性创新,
致敬周星驰电影《审死官》
音乐剧《大状王》以清代广东为背景,讲述了原本助纣为虐、多行不义的状王(即如今的律师)方唐镜,在厉鬼阿细的“引导”下,逐渐从憎恨走向原谅、从邪恶回归正义的故事。作品巧妙通过三段主要的公堂庭审戏,层层推进主角的内心转变,完整展现了方唐镜自我反思、成长与自我救赎的全过程。
作品最初的灵感源自于词、曲作者岑伟宗和高世章这对老搭档的一次突发奇想——如果把周星驰主演的经典电影《审死官》做成音乐剧,会是怎样的?为此,他们特别邀请编剧张飞帆加入创作团队,完善剧本创作,既保留了原电影《审死官》中状王宋世杰等核心角色设定和有关正义邪恶的哲学探讨,又在故事情节和角色成长线上做出颠覆性的创新。
“音乐剧中的厉鬼阿细的原型其实就是宋世杰,曾经出现在很多香港影视剧作品中。他和方唐镜两大状王在音乐剧里形成一忠一奸的对比,推进着故事的发展,这某种程度也是对周星驰电影的致敬。”编剧张飞帆介绍剧本创作思路。
张飞帆在角色塑造上进行了突破性的创新。他在保留传统典故元素的同时,大胆打破以往宋世杰那种不畏权贵、为民伸冤的“英雄式”设定,转而塑造方唐镜这一从“恶”向“善”蜕变的复杂形象,完成了一段细腻的自我救赎历程。“我们从小到大已经看过太多英雄主义叙事的影视剧了,虽然看得过瘾,但事实上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有血有肉的凡人。我想讲述的正是一个起初并不完美的凡人,如何一步一步觉醒、顿悟并完成自我成长的故事。”
首演前历经10年数易其稿给创作足够多的时间
《大状王》的诞生历经了10年相当充足的创作周期和完整的创作流程,“剧本围读”“预演”等环节更是展现了一种“工作坊”式的制作风格。
“预演前,在剧本创作时,我对剧中女性受害者角色的描写是有些落入窠臼的,她们总是在受苦,总是在等待被男人拯救。但其实,女性是很有力量的,她们可以有更多面向。”于是,后来张飞帆着重提升了女主角秀秀的主体性,作为贯穿全剧的女性角色,秀秀不仅展现出独立坚韧的女性特质,更对方唐镜的人物成长起到了关键的助推作用。
《大状王》的音乐创作也历经了极其严谨的打磨过程。以开场曲为例,创作团队发现初始版本因节奏急促、歌词密集影响了观众对内容的接收。作曲及音乐总监高世章与作词人岑伟宗反复修改,最终将音乐节奏调整为更为适宜的叙事速度。他们还为每一位主要角色都“定制”了歌曲以展现人物性格,且并不拘泥于“清代的音乐”这个概念,音乐元素极为丰富,融合了戏曲、地方小调、宗教音乐,同时也有古典的浪漫主义作品和说唱、摇滚等现代音乐元素的结合。
“虽然这些音乐元素跨越不同时代,但配合起特定的人物和场景,中西融合的效果也并无违和感。”高世章以音乐剧中“八爷”这一角色为例,唱段采用了上世纪1920年代百老汇著名歌舞表演《富丽秀》(Zieg feld Fo llies)的音乐风格。通过华丽宏大的编曲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成功突显了人物的戏剧张力。此外,高世章还在每一段公堂戏份的配乐中加入粤剧、京剧等不同的戏曲元素,营造紧张的辩论氛围。
推广粤语音乐剧文化,
展现华语原创音乐剧制作实力
作为一部全粤语音乐剧,《大状王》的剧本和唱段文本颇受关注。岑伟宗特地用上了一些“有点年纪”的粤语,以增加一些本土感。
例如少年方唐镜和阿细对唱的一段歌词里,他就用了“饩鸡”一词,意思是“喂鸡”。“我小时候常听奶奶这么说,是一个非常地道的用词,只有在当地生活的人才会了解。”在歌词创作中,岑伟宗不知不觉地承担起了文化传承的角色。这一次《大状王》的巡演将触及更多非粤语地区观众,“希望他们也能从这些用词上了解到粤语文化的魅力。”
很长一段时间,内地观众对港乐和港片如数家珍,却鲜少看到粤语音乐剧的身影。但《大状王》的主创告诉记者,香港音乐剧其实已经有四、五十年的历史。只不过由于市场规模有限、投资回报慢及创作人才稀缺等多种原因,之前的发展一直有些缓慢。
“以前总有人说,因为讲粤语的人太少了,但看看韩国音乐剧和整个音乐产业近几十年来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内观众对法语、德语等其他语种音乐剧的热情,就知道这不过是一个借口。”高世章认为,粤语原本的九音使得这一语言具有天然的音乐性,“说话就像唱歌一样”,反而是很适合制作成音乐剧的。“关键还是在于是否有好的故事、剧本、词曲,以及足够的研发时间。”
某种程度上,《大状王》可以说是粤语音乐剧突围赢得口碑的代表作,至今夺得了包括“第三十一届香港舞台剧奖”“最佳制作”等24个奖项。导演方俊杰告诉记者,这一次的国内巡演算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为此,剧组在原版卡司的基础上,共招募19位新成员加入制作,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最后阶段的排练。“为了保证巡演质量,延长作品的演出寿命,新卡司的加入十分有必要。”
方俊杰表示,这次国内巡演也将是新卡司首次与观众见面。“日后有机会,希望《大状王》也可以成为一个固定的IP,有定期的驻演和巡演,成为华语原创音乐剧的一个代表作。但目前还是先把眼前的巡演做好,一步一步慢慢来。”
晨报记者 王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