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脱口秀

版面概览

上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两只鸡腿引发的风浪

作家 韩松落

很少看生活流类型的综艺节目,觉得它琐碎,但这类节目有一个好处,是别的节目都没有的,因为它着力模仿生活场景,会让来宾放下心防,透露一些真实的东西。比如《五十公里桃花坞》,最近请了朱丹上节目,两只鸡腿的细节,扯出一个巨大的时代。

说起来并不复杂,宁静在厨房里炖鸡,朱丹在一边安排了两只鸡腿的去向:给同组的两个年轻男演员周翊然和董思成吃,翅尖给另外一个年轻女演员和宁静。宁静觉出了这里面的不妥,递上一句:“我们小时候也是被看重的人吃鸡腿。”朱丹接上一句:“弟弟长身体”。其实两个男演员都超过25岁了,所以其中一位赶紧补上一句:“我都已经停止发育了。”宁静又问朱丹:“你是不是特别爱男孩?”朱丹回答:“我吗?有一点。”

网友又找到朱丹在其他节目里,关于孩子教育问题的发言,比如让六岁的女儿和三岁的儿子在幼儿园的同一个班里,这样就可以让女儿照顾儿子,还有,当周一围说自己喜欢女儿的时候,朱丹说:“你想想再说,儿子会听到。”

已经不是物资匮乏的时代了,对某些阶层来说,物资恐怕还是过剩的,所以动辄要断舍离,于是,这种有所偏爱的态度,更会被人注意到,更像一根刺,或者米饭里的砂砾。所以,不过两只鸡腿的事,却制造了几个热搜,过往的事迹又被一一梳理。

在这个时代当演员,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的演员,多半是单打独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解决,现在的演员,会被经纪团队放在更严密的照管下。即便是很小咖位的演员,身边也围着一群人。这样严密的照管,又带来新的问题,因为演员最终仍然要自己去面对很多事情,比如公众面前的自我呈现,比如社交媒体上的发言,比如在综艺节目里的形象设计,都是要自己完成的。特别是生活流的综艺节目,录制时间那样长,行程安排那么紧密,刻意制造一些极端条件,比如在国外靠两百块钱过一天等等,为的就是让你疲倦,让你失去防卫,逐渐暴露出真实的自我。

因为经纪团队密不透风的防护,他们还比以前的演员更缺少社会认知,更不接地气,很难觉察社会的进展到了什么地步,也很难体察一些细微的社会心理动态。他们很难搞清楚,为什么在镜头前,鸡腿的分配要被关注,让女儿照顾儿子的计划为什么会成了问题,网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女的大为惊讶,男的也并不领情,甚至同一个节目里的男演员也要赶紧撇清自己。

那是演技之外的另一种天赋,捕捉社会动向、社会情绪的天赋,有的人一辈子都不会意识到有这么一种东西的存在,不知道裙子长一寸短一寸意味着什么,奇幻仙侠剧里的人为什么动辄轻易死去又轻易转生,为什么以前媒体上宣扬的“爱的哲学”现在成了笑话,反而是宣扬恨更容易得到共鸣,有的人很敏锐地觉察了风向的变化,并且投入其中。

但我更愿意觉得,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背后的时代的问题。有些人只属于一个时代,有些人可以自如地穿越在任何时代,一旦让自己属于某个时代了,那就要承担这个时代的一切利弊。朱丹成长的那个时代,也不过就是这样的,儿子天然受宠,生女儿是为了照顾哥哥弟弟,家庭内部的偏爱偏袒是被允许的甚至倡导的,嘴甜的,会来事的,相貌和父母更接近的,必然要得到更多的偏爱,家长丝毫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甚至会觉得这是一种隐蔽的筛选机制,筛出更有可能给自己养老的,有回报的,并且加大投入。那一套心理模式,放到现在,必然要被审视,在目光照射下清楚透亮。这也是这个时代的进步之处,哪怕是微小的进步。

甚至,那个时代也还在鼓励女性的“天职”,把在家带孩子视为女性的工作,在主持界和影视界都有所收获的朱丹,也逐渐减少了自己的工作量,多年后再度复出,在主持节目时频频出现错漏,还要被批评为是带孩子导致的反应变慢。

所以,各种容貌的保养,外貌的“冻龄”,其实都是徒劳,最简单的一言一行都会暴露真实的年代感,人只有让自己时刻和时代互动,自由穿梭在所有时代,才有可能真正生活在所有时代,成为所有时代的人。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