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培
近日,汽车圈惊爆一则重磅消息。据路透社6月20日报道,全球第四大车企Stellantis正考虑出售旗下豪华品牌玛莎拉蒂。此消息一出,犹如一颗深水炸弹,瞬间在资本市场和汽车行业激起千层浪。虽然Stellantis发言人迅速回应“玛莎拉蒂并不待售”,但无风不起浪,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商业博弈和品牌困境?
玛莎拉蒂,这个诞生于1914年的意大利豪华汽车品牌,拥有着近百年的深厚底蕴。三叉戟标志,曾是无数车迷心中速度与激情、优雅与奢华的象征。在赛车场上,玛莎拉蒂屡获殊荣,为品牌积累了极高的声誉;在民用市场,其独特的意大利设计风格、卓越的机械性能,也让它成为高端消费者彰显身份的不二之选,与法拉利、兰博基尼等共同构筑起意大利超豪华汽车阵营。
然而,近年来玛莎拉蒂的发展却每况愈下。数据显示,2024年其全球销量仅为11300辆,较2023年的26600辆同比下滑57%,近乎腰斩。销量暴跌的同时,财务状况也惨不忍睹,2024年调整后的营业亏损高达2.6亿欧元(约21.4亿元人民币),曾经的豪门如今深陷亏损泥潭。
在竞争激烈的豪华车市场,产品迭代速度至关重要。而玛莎拉蒂目前的产品矩阵却问题重重。一方面,像Ghibli与Levante两款主力车型已停产,而继任车型要到2028年和2027年才能上市,这期间出现了明显的产品断档,无法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另一方面,在全球汽车行业向电动化加速转型的大背景下,玛莎拉蒂的电动化进程却举步维艰。目前除了预计推出的纯电M C20外,其他新车电动化规划模糊,相比特斯拉、比亚迪等在新能源领域早早布局并取得显著成果的车企,玛莎拉蒂已远远落后,错失了电动化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玛莎拉蒂一直试图打造“法拉利平替”的市场定位,可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过高、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始终未能精准触达目标客户群体。与此同时,豪华车市场的竞争愈发白热化,不仅有传统豪华品牌如奔驰、宝马、奥迪的持续挤压,还有众多新兴豪华品牌以及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强势崛起。这些竞争对手凭借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更合理的价格以及更优质的服务,不断蚕食玛莎拉蒂的市场份额。
另外,关税也是困扰玛莎拉蒂的又一重要原因。美国一直是玛莎拉蒂最重要海外市场,约30%的销量来自于此。但美国政府重新启动的关税战,对欧洲进口汽车加征高额关税,玛莎拉蒂首当其冲。由于其在美国市场销售的车型均依赖进口,关税的大幅提升使得成本剧增,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让本就经营困难的玛莎拉蒂处境更加艰难。
作为玛莎拉蒂的母公司,Stellantis集团旗下拥有多达14个汽车品牌,是全球汽车行业的巨头之一。然而,品牌数量过多也带来了资源分散、管理难度增大等问题。在玛莎拉蒂持续亏损,严重拖累集团业绩的情况下,出售玛莎拉蒂或许是集团优化品牌组合、提高资本效率的一种选择。
据知情人士透露,Stellantis早在今年4月就聘请了麦肯锡,对玛莎拉蒂的未来进行全面战略审查,出售只是其中的选项之一。目前,Stellantis董事会内部对玛莎拉蒂的去留存在严重分歧:一方认为集团已无力重启玛莎拉蒂,出售是及时止损的最佳方式;另一方则强调玛莎拉蒂作为集团唯一的豪华品牌,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出售将对集团声誉造成巨大损害。
如果玛莎拉蒂真的被出售,那么谁会成为它的新东家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汽车品牌、中东主权基金以及新兴东南亚资本都有可能成为潜在买家。有消息渠道称,中国奇瑞汽车希望收购这个欧洲豪华汽车品牌。
玛莎拉蒂是否会真的被出售,最终花落谁家,目前仍是未知数。但无论结局如何,这一事件都为整个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任何品牌都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吃老本,唯有不断创新、积极转型,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