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汽车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特斯拉Robotaxi上路 出行变革真的来了?


凌晨三点的奥斯汀街头,特斯拉Robotaxi载着第一批乘客无声滑过霓虹。没有人类司机的方向盘后,车载屏幕跳动着实时路况,这一幕科幻电影里的场景,正在成为改变人类出行史的注脚。

早在多年前,特斯拉CEO马斯克就曾多次提及Robotaxi的宏伟愿景,称其将彻底改变交通方式,创造一个“自主、共享、电动”的未来,是一个“万亿美元级机会”。如今,这一设想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此次上线的Robotaxi基于特斯拉先进的全自动驾驶系统(FSD)打造,主要依赖摄像头和人工智能算法来实现车辆的自主驾驶。FSD系统通过分析海量的人类驾驶视频数据,不断优化自动驾驶技术,能够精准识别交通标志、应对各种复杂的道路状况,宛如拥有多年驾驶经验的老司机。为了确保安全,目前每辆Robotaxi的副驾驶位置均配备一名安全监控员,可通过紧急停止按钮等装置对车辆进行必要干预。同时,特斯拉员工还会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实时保障车队运行安全,紧急情况下可一键接管车辆。

乘客可通过专门的Robotaxi APP呼叫车辆,上车后,媒体、温度等偏好设置将自动匹配,为乘客提供个性化的出行体验。在测试期间,每次行程统一收取4.2美元的费用,服务覆盖奥斯汀南部区域,运行时间为早6点至午夜12点。后续,CyberCab等更多车辆也将加入车队,并进一步拓展运营范围。

特斯拉Robotaxi采用的纯视觉技术路线,使其具备诸多优势。与采用激光雷达、高精地图的竞争对手相比,纯视觉技术无需昂贵的硬件设备和复杂的地图测绘,大大降低了成本,这使得Robotaxi在规模化部署上更具优势。

另外,无人化的驾驶特征让Robotaxi的运营时长远超人类司机。无需休息的它,只要有电就能持续运行,可实现每车每周运行超40小时的高利用率,预计毛利率可能高达70-80%,远超传统汽车业务。马斯克还设想,未来特斯拉车主可通过App操作,一键将自己的车辆加入Robotaxi网络,让闲置车辆自动接单盈利,实现车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一共享模式一旦实现,将极大地改变当前私家车辆多数时候闲置的现状。

尽管特斯拉Robotaxi的上线备受瞩目,但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运营和普及,仍面临诸多挑战。技术层面,虽然FSD技术已经过多年研发和用户实践,但无人驾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始终是用户最为关注的问题。近日,就有视频显示Robotaxi出现多次试图驶入错误车道、超速行驶等情况,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已对此展开调查。如何进一步提升技术的可靠性,确保在各种复杂路况和极端环境下的安全行驶,是特斯拉需要持续攻克的难题。

从政策法规来看,目前全球各地对于无人驾驶车辆的监管政策尚不完善,不同地区的法规差异也给Robotaxi的推广带来了阻碍。即使是在此次率先试点的奥斯汀,特斯拉Robotaxi上线前也招致了诸多反对,有议员要求推迟落地时间以配合新的自动驾驶法律。

市场竞争同样激烈,在特斯拉Robotaxi落地之前,国外的Waymo和国内的百度萝卜快跑等,都已在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进行了长期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Waymo的无人驾驶车队规模已突破1500辆,每周为用户提供超过25万次出行服务;百度萝卜快跑截至2025年5月,累计服务次数也已突破1100万次。特斯拉Robotaxi要想在市场中脱颖而出,还需在运营服务、用户体验等方面持续提升。

特斯拉Robotaxi的正式上路,无疑是自动驾驶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出行变革的曙光。但要真正实现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技术的完善、政策的支持、市场的认可,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