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23岁的英国摄影师迈克·埃默里(Mike Emery)在日本神户登上一艘前往中国的游轮。
游轮上大部分乘客是富有的美国人,他们成为彼时刚打开国门的中国最初迎来的几批境外游客之一。游轮经停天津港,所有人从那里上岸,然后坐绿皮火车一路晃去了北京。之后,他们又随船南下抵达上海。
他在这次航行中一共留下400多卷胶卷,大部分来自漫步于北京和上海街头时的发现。直到很久以后这个英国人才意识到,自己当时于无意中见证了一个崭新时代的大幕徐徐拉开的时刻。
晨报记者 沈坤彧 丁梦婕
B站国创记者团 程小时 乔 苓
在1980年的上海街头闲逛
让他至今印象深刻的是,作为外国人的自己在1980年的上海街头闲逛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没人会管你,我就像生活在上海的每个人那样自由。”他说,“所以我在上海拍到了更多照片,看到更多人并且与当地人更多地交流。”
所谓的交流,因为语言的障碍,更多依靠肢体和表情。他向人们挥手、做怪腔,然后大家就开始笑。“通过对我动作的反应,往往也会带出他们的一部分个性来。在我的照片里,人们展现出的是率真的目光和明亮的微笑。”
在1980年春的上海,迈克除了拍照,最多的时候是在迷路,不断迷失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
“对于一个在异国他乡的摄影师而言,迷路就是全部意义所在,不是吗?当你迷路时,也许会看到些什么,也许会发生什么,让你能拍到照片。最后,你也总是能重新回到正确的路上。”
自信的中国女性?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因此迈克的相机镜头在捕捉了个体日常瞬间的同时,也在无意中记录了一场宏大变革的叙事序幕。
人民对于物质的需求正日渐旺盛,他听地陪介绍,当时的中国人渴望拥有的“四大件”分别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
迈克提醒我们注意看自己拍摄的一张照片,画面聚焦的是上海街边餐饮店的工作人员售卖茶叶蛋的当下,其中一人的手腕上戴着手表。“人们告诉我,手表在当时的中国是奢侈品,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
由于停留的时间短暂以及语言的障碍,迈克对1980年的上海和中国留下的印象整体而言是浮光掠影的,但他也凭借自己作为摄影师的敏锐触角感知到了一些表面以下的内容。
他承认当时最让自己感到惊讶的是,那个年代的中国女性已经表现出了一种自信。“她们和男性做着同样的工作,地位是平等的。”迈克说。
很高兴见到你
今年7月,迈克拍摄的那些老照片即将在上海向公众展出。“我希望有尽可能多的人来观展,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这次展览找到书中的人们,听他们讲述自己当时和后来的生活是怎样的。”
在迈克看来,这些人非常重要。
“我称他们为普通人,正是这些人在岁月的流逝中将中国建设成了今天这样的强国。”
展览的名字就叫《很高兴见到你》。
作为一名总是需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摄影师,也许没有比这句话更适合的开场白了。“尤其在上海,人们总是非常开放。当你伸出手说‘很高兴见到你’时,他们会用同样的方式回应你。这是一种打破僵局的方式,让人们快速走到一起。”
这句话曾在1980年适用,也依然适用于2025年的今天。这两年,他频繁地来上海,仅去年一年就来了至少七次。“上海让我印象最深的并非陆家嘴CBD的快速崛起,也不是人民生活质量的普遍提升。而是他们脸上的那种神情,在45年里都没有改变,这里曾经深深吸引我的开放和友好仍然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