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3版:关注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桨板热”带来的管理难调查:谁来为安全买单?

新江湾城水系部分俱乐部没有对个人不穿救生衣下水行为进行监管
远香湖有人野泳,有人玩桨板不穿救生衣
在远香湖,4名男子玩一个桨板
岑卜村水系的皮划艇玩家
美兰湖竖立着“禁止私自下水游玩”的告示牌

近日,有市民反映,在岑卜村、美兰湖等热门区域玩桨板、皮划艇等水上项目时,遭遇了属地管理者或运营人员的驱离。一些桨板爱好者颇为不解:同样是在公共水域进行户外水上运动,为何有的地方能玩?有的地方不能玩?有的地方只有付费玩家才能玩?

玩家反映:户外玩水频遭干预

今年6月,桨板爱好者昊哥(化名)带着桨板、穿着齐全的装备在美兰湖玩水时,突然遭遇巡逻船的“警告”。

“对方对着我一顿拍照,”昊哥说,“后来我才搞明白,他们的意思是让我付钱。在美兰湖,哪怕是自带桨板,也要付费。”

出于对场地经营方的尊重,昊哥放弃了在美兰湖练习桨板的想法。他带着自己的桨板,试图寻找其他适合练习的水域。

但几经寻找后,昊哥发现,对于个人桨板爱好者而言,沪上几个知名的热门水域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门槛。

“朋友曾推荐我去远香湖试试,说那里没有专业俱乐部运营,干预得少一些。但我到了那里后发现,远香湖根本不允许玩家下水。湖边立了很明确的‘禁止下水’的牌子。”昊哥说。

昊哥在远香湖岸边观察一段时间后,昊哥便放弃了在湖里玩水的想法。

“一方面,这里虽然没有俱乐部,但会有保安巡逻警告,玩得不痛快;另一方面,湖里情况确实比较乱,有人带小孩野泳却不穿‘跟屁虫’(一种水上安全设备),有人不穿救生衣玩桨板,还有人在水面玩动力桨板,看着确实不安全。”

昊哥说,他也曾向有魔都“小亚马逊”之称的岑卜村水系和新江湾城水系附近的俱乐部咨询,能否自带桨板下水。部分俱乐部表示,即便他已在外省市俱乐部接受过训练、掌握了一定的桨板技能,但因对这两片区域的河道情况不够熟悉,仍需付费跟随教练才能下水。

“也有朋友说,这些‘禁止下水’的说法没依据,只要是开放水域谁都能玩,叫我别理会收钱的。但我还是想不明白,这些非航道水域本就该供大家自由玩水,为什么玩个桨板不是被警告就是要收费?”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桨板、皮划艇等户外水上运动持续流行,本地已形成初具规模的爱好者群体。美兰湖、岑卜村水系、新江湾城水系等因地理环境优越,成为圈内公认的知名玩水地。在这些区域,蓬勃发展的水上经济主体面临着共同的管理难题:在法律存在空白、未被充分赋予管理权的情况下,如何确保所有玩家的戏水安全?

记者走访:多种“管水”模式并行

2024年4月,体育总局水上中心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上体育活动安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活动组织单位要在水面配备救生艇、救生板及具备资质的专业救生人员,确保参与水上活动人员始终处于救生人员的可控视线范围内;安全救生人员要尽职尽责,在发生危险时及时施救。要制定安全应急预案,确保突发风险时能及时启动,保障参与人员生命安全。”

尽管目前尚无明确法规对非航道水域的水上体育活动作出规定,但“生命至上”一直是水上运动有序开展的首要前提。在缺乏统一管理模式的情况下,沪上热门玩水地为确保参与者安全,分别采取了“完全禁止”“有偿开放”“危险劝阻”“有限干预”“无偿保护”等不同管理方式,且各有优劣。多种模式并行的现状,也是个人爱好者难以把握公共水域管理尺度的主要原因。

·远香湖

位于嘉定区的远香湖因尚处于3A景区创建阶段,未设立公园管理机构,也未制定管理规约,目前实行完全禁止模式。

属地管理部门在湖边设置了大量“警示牌”,上面载明:“水深危险,禁止下水”,并友情提醒:“远香湖湖底地形复杂,水深5米,所有湖面区域禁止钓鱼与下水活动,后果自负。”除警示牌外,记者在现场看到,岸边还设置了巡逻人员并拉设了警戒线。

但必须承认,或许因周边市民水上运动需求旺盛,远香湖是记者走访的4个热门玩水地中“反弹”最明显的一个。大量水上运动爱好者利用远香湖岸线较长的特点,与巡逻劝阻人员打起了“游击”。

正如昊哥所描述,记者在现场看到,节假日的远香湖岸边聚集着大量野泳、玩桨板的爱好者。因人气旺盛,岸边还出现了专门贩卖泳裤、泳圈的小贩。水面上,动力桨板、无动力桨板、野泳者交织,其中不乏未成年人和未穿救生衣的桨板玩家。

此前,社交平台上一则名为“上海远香湖整治水上运动,你支持吗?”的帖子中,约70%参与者投了反对票。反对者认为,远香湖更需要“规范”而非“禁止”。一位玩家的观点颇具代表性:“户外运动应具备安全意识,但不能因此就禁止公共水域的各类活动,这样只会把人逼到更危险的地方去玩。”

·美兰湖

同样因水面安全问题常与远香湖并列提及的美兰湖,如今采取第三方机构专职运营模式。记者在美兰湖走访时暗访得知,负责管理运营的舟际皮划艇训练中心可为玩家提供桨板、独木舟、皮划艇等租赁及教学服务,费用为100元/小时;若玩家自带设备下湖,也需缴纳同等费用。

“自己带船也可以,和用我们的一样,100元/小时。”现场工作人员解释,作为管理方,舟际皮划艇训练中心会为自带桨板者提供与其他玩家相同的指导和保护。

记者注意到,与远香湖的“热闹”相比,美兰湖的个人桨板爱好者明显少很多,整片水域颇为空荡。在玩水圈子里,一些玩家会相互提醒,户外玩水最好去“野河”:“美兰湖是人工湖,人家有运营方。”

·岑卜村水系

和美兰湖类似,岑卜村也曾因劝阻个人桨板爱好者下水被爱好者“避雷”。但与美兰湖的收费开放模式不同,岑卜村更侧重劝阻。

在岑卜村经营桨板租赁、训练服务的几家企业均表示,出于管理责任考虑,不接受外来玩家使用俱乐部自主经营的码头自行下水。若玩家想从俱乐部码头下水,需接受安全检查、跟随教练行动并支付费用。

“如果一个餐厅,你能允许其他人带锅去做饭野炊吗?”BLACK冠军皮艇桨板运动中心的工作人员打了一个“带锅做饭”的比方后表示,“如果个人玩家从我们码头下水出了问题,是不是要找我们?我相信任何俱乐部都不会同意担这个责任。”

记者在岑卜村几家桨板中心看到,经营场地内外都张贴了俱乐部制定的水上活动安全管理规范,内容与体育总局《通知》相符。例如击水俱乐部规定:“项目所有岸上及水上内容必须全程由教练带领,且不得超出教练目视范围”,这与《通知》中“参与水上活动人员要始终处于救生人员的可控视线范围内”一致。

暗访中,击水俱乐部工作人员承认,他们会尽力劝阻个人玩家自行下水,对自带器械的玩家也会收取一定教练费:“正常收249元/人,自带器械收150元/人。因为教练需要付费,说白了,万一出事,带队教练要负责下水救人。”

岑卜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尽管岑卜村水域是公开水域,村委会不会强行阻拦个人爱好者下水。但出于安全角度考虑,考虑到玩家对岑卜村水域的实际情况并不熟悉,且野划玩家往往不具备足够专业的自救能力,因此村委会现场劝阻野划玩家,建议个人玩家跟随教练一起行动,并要求个人玩家一定要按照规范穿戴好救生设备。

“毕竟专业教练具备专业能力,安全相对可控。个人玩家的水平我们无法确定,而且水上没有精准导航,不熟悉水路的个人玩家一旦迷路,晚上回不来怎么办?这种情况之前也发生过。所以我们不建议个人游客独自带船游玩,一定要有教练陪同。”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劝阻个人玩家下水,确实有玩家群体对岑卜村产生过误会,对此,作为安全管理者,他们也很无奈和委屈:“我们绝对没有强迫个人玩家消费的意思。我们只是无法确定个人玩家水平到底是怎样的,出于对他们人身安全考虑,所以不建议他们下水而已。”

·新江湾城水系

作为市区最热门的户外玩水地,新江湾城水系附近有多家桨板俱乐部运营,不同俱乐部采取的管理策略差异明显。

例如活跃在悠方购物中心附近的“绘玩桨板”采取“有限管理”策略。记者在现场看到,该俱乐部对租板玩家、培训学员及其他玩家的管理方式不同:对上课学员采取教练全程陪伴模式,提供安全保护和技术指导;对租板玩家的管理则松散许多——尽管仅在靠近悠方购物中心的水域设置教练盯守,但租板阶段销售人员会推荐新江湾城水系约4公里的大环线,称只要救生衣和脚绳穿戴到位,即使是初次玩桨板的初学者也能完成。

当被问及租板者脱离教练视线后出现安全事故如何处理时,“绘玩桨板”工作人员一改暗访时的说辞,表示会为玩家划定安全区域,反问:“我们会给建议路线,但他不听劝自己划出去,是不是自己的问题?”

在众多经营机构中,“绘玩桨板”对未消费的其他玩家管理最宽松。记者看到,在教练在场的情况下,有个人玩家带着两名未成年人(其中两人未穿救生衣)从其下水点下水练习桨板,工作人员未加干预。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新江湾城水系的另一家企业指向轻艇会。在暗访中,该俱乐部工作人员表示,初学者租赁桨板下水前,必须经教练培训、学会水中上板动作后才能独自划行;对未穿救生衣、通过河道进入公园水域的个人玩家会进行劝阻;非付费个人玩家若想从俱乐部码头下水,需通过安全检查。

“我们要确认船只情况,确保配备救生衣。”指向轻艇会工作人员说,他们在附近水域设置了多名安全员监控水上情况,“目前这笔管理成本由俱乐部承担,个人玩家无需缴费。”

矛盾焦点:谁来为安全保障买单?

申度新闻的记者走访发现,申城各热门水域管理方式的不同,与安全成本息息相关。

在尚未设立公园管理机构的远香湖,属地管理部门投入大量成本防范水上危险。据马陆镇政府介绍,为劝阻夏季野泳现象,马陆镇在已安排10名城运队员日常巡逻的基础上,额外增加10名队员在高峰时段(每周五14时至22时,双休日7时至23时)开展巡逻,同时组织志愿服务力量参与水域沿线野泳人员的劝阻引导。

在交由第三方企业运营的美兰湖,为个人玩家提供的安全保障服务转化为清晰的运营成本。舟际皮划艇训练中心负责人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为保障安全,我们要做安全培训、买公众责任险、提供救生衣、记录行踪轨迹、安排安全员巡逻、统计往返情况,确保所有人安全上岸。”

“这不是开玩笑的,少一个人能吓死人。”该负责人说,自接手运营后,美兰湖水域安全情况显著提升,但高昂的安全保障成本需要有人承担,这也是向自带桨板玩家收费的原因。

“谁都不能无偿承担这个责任,对不对?”岑卜村BLACK冠军皮艇桨板运动中心工作人员反问道。

“我知道很多个人玩家说安全责任自负,但真出了事,他们能确保家人也这么想吗?”一位从业多年的水上运动教练道出压力,“说实话,我们有时确实觉得委屈。”

在新江湾城水系这类看似免费的开放水域,安全成本问题依然存在。指向轻艇会工作人员表示,俱乐部正自行消化成本,以保障部分水域的个人玩家安全。

“新江湾城水系部分水域是我们的运营区域,我们会监管个人玩家安全,设置安全员并对从码头下水的玩家进行安全检查,目前这些保障是免费的。”指向轻艇会的杨先生说,该俱乐部主动承担成本是希望水上运动不因付费问题陷入发展困境,“我们想打造新江湾城桨板社群,让更多人了解参与水上运动。从这个角度,我们不应让安全管理成为社群发展的阻力,进而阻止爱好者下水。所以现阶段,爱好者穿好救生衣、配齐安全设备后,可通过我们的码头免费下水。虽然成本增加了,但我们愿意承担。”

监管探索:努力寻求突破性解决方案

记者了解到,除企业主动承担成本外,部分辖区内已有热门玩水地的街镇已开始探索从机制建设层面,通过制定公约、完善规则解决户外水上活动安全管理难题。

远香湖所在的马陆镇政府表示,因缺乏公园管理机构,无法通过公园管理条例约束远香湖的不安全、不文明行为,导致管理困境。目前,远香湖产权所有人——上海嘉定新城发展有限公司已启动3A级景区创建,并着手制定游园条例,计划10月底前完成。

岑卜村所在的金泽镇表示,由于水上运动管理尚存空白,拟跨前一步探索制定内部管理公约,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新江湾城街道表示,作为全市街道层面首个基层立法“双联系点”,街道充分发挥参与立法职责,及时汇总区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已向市人大提出修法建议,建议内容包括在《上海市河道管理条例》第三章“河道利用”中增加关于水上运动的规定,在《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中增设“水上体育”专章。同时,街道也在探索分区治理、鼓励居民自治,形成自治公约,引导居民在享受水上运动乐趣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文/晨报记者 张益维 图/晨报记者 张佳琪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