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学记团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首个盲盒艺术社区“桃蔓里”

晨报小记者当了一回“拆盒人”



新闻晨报学记团·社会观察家研习营 2025秋季学期火热招募中 扫码了解详情

近年来,随着桃浦创智城的开发、桃浦中央绿地的建设,曾经的工业区逐渐转变成宜居宜业的创新之地。近期,桃浦李子园村的一个艺术街区——“UBOX 桃蔓里”(以下简称桃蔓里)横空出世。由原村民民宅改造的新街区,保留了原有建筑的里弄结构和布局,新增弧形元素,同时以白色为主色调,局部橙红色色调,让建筑的历史感融入简约、时尚与活力的设计中。

“桃蔓里”作为上海首个“盲盒主题”艺术社区,以方寸山当代艺术中心为“盒芯”,目前馆内展出了150余件包含雕塑、艺术装置、AIGC数字艺术、MR互动装置等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另将16栋独栋SOHO划分为“盒作区”“盒适区”“盒奏区”三大功能板块。社区中,角角落落都摆满了各类惊喜的艺术装置,等待观众们去“拆盲盒”。

5月下旬,新闻晨报学记团的小记者们就当了一回“拆盒人”,在“盲盒主题”社区里一探究竟。在方寸山当代艺术中心,小记者们采访了当代艺术家、多元立体书法装置艺术创始人麻进老师。麻进老师带领小记者参观了遍布园区内的艺术装置,一棵“汉字喜乐树”立体表达“幸善喜乐平安、未来美恋金吉”;一件雕塑“生死易”,从三个不同的面可以看到三个文字,生死、爱恨、天地对立但都互为一体,彼此相联,颇具表现力的作品令小记者们啧啧称奇。

“在学习研究中国汉字的时候,会发现中国汉字实际上是有结构、有骨感、有生命力的。在创作汉字树时,我选用了‘未来’‘幸善’‘喜乐’‘平安’等对称字,从正面看或背面看,人们都能看懂。”麻进老师说,运用汉字叠加或翻转,有时就能达到奇妙的效果。此外,麻进老师还擅长利用各式材料并结合环境来创作,脑洞大开的创意让小记者们大开眼界。

“生活方式不被定义”,“桃蔓里”构建起与自然共生的社区环境、烟火与审美兼具的品质、邻里亲密友好的社交,更多惊喜、探索、奇遇等待每一位“拆盒人”来发现。

奇妙的艺术之旅

晨报小记者 杨季礼(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普陀实验学校 三年级)

今天,我走进了家门口的“方寸山艺术中心”,这里就像藏着魔法的神秘城堡,每一处角落都藏着新奇的艺术惊喜,让我看得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要说最让我着迷的,当然是那棵神奇的“喜乐圣诞树”啦!

这棵树可不是普通的圣诞树!它是艺术家麻进老师的奇妙创作——“汉字喜乐树”。树上缀满了温暖又美好的词语:“幸善喜乐平安,未来美恋金吉”。一个个立体的汉字就像活泼的小精灵,手拉手、肩并肩,组成了这棵充满祝福的大树。到了夜晚,树上的字还会亮起温暖的灯光,它们按照祝福语的顺序,像一颗颗闪烁的星星,轮番在夜色中闪现,仿佛在轻轻诉说着最美好的故事。这棵神奇的树,不仅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奇妙魅力,更让我发现,原来简单的文字也能拥有魔法,传递出这么多美好的祝福。

除了这棵神奇的树,艺术中心还有好多好玩的地方。立体书法“生死易”充满了神秘的气息,蔚蓝阶梯好像通往梦幻世界的通道。室外的涂鸦墙更是色彩斑斓,充满了创意和活力。盲盒艺术街区里,各种有趣的艺术装置等着我们去探索,我们就像勇敢的“开盒人”,每打开一个“盒子”,都能发现新的惊喜。

这次艺术之旅真是太棒了!我不仅看到了好多新奇的艺术作品,更像推开了一扇通往艺术世界的魔法大门。我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的艺术冒险,去发现更多藏在艺术里的小秘密!

绿色的越狱兔

晨报小记者 宋瑾芝(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普陀实验学校 三年级)

今天,我来到了方寸山当代艺术中心,看到了当代艺术家麻进的许多作品,有“生死易”等立体书法作品,还有汉字喜乐树等,但我最喜欢“绿色的越狱兔”。

这件作品呈现的形态是,许许多多兔子被关在一个房间大小的监狱里,有些兔子的脸向里,有些兔子的脸朝外。脸向里的兔子表示向往安全舒适的环境,脸向外的兔子表示向往快乐和自由。它们都是青草绿的,远远看上去像一片要涌出的海浪,兔子摸上去软软的,手上还绑着红色的布。真有趣!

听完我的介绍,大家喜欢这件“绿色的越狱兔”作品吗?如果喜欢也可以来这里玩呀!

参观方寸山艺术中心有感

晨报小记者 唐晨菲(上海市普陀区新普陀小学西校 四年级)

近日,我和晨报学记团的小伙伴们一起来到社区里的艺术小天地“桃蔓里”,作为上海首个“盲盒主题”创意艺术社区,它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的目光。在这座由雕塑艺术家余积勇先生工作室改造而成的艺术殿堂中,开启了一场独特的艺术之旅。

在“盒芯”的方寸山当代艺术中心里,一件名为《交织的思绪》的装置艺术作品深深打动了我。这件作品由错综复杂的金属线条和彩色玻璃组成,金属线条相互缠绕、穿梭,仿佛是人类思绪的具象化,而彩色玻璃在光线的折射下,散发出斑斓的光芒,为整个作品增添了梦幻的色彩。站在作品前,我仿佛能看到创作者在创作时内心的挣扎与探索,每一根线条、每一块玻璃都承载着他的情感与思考。

这件作品让我不禁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陷入各种思绪的交织中,面临着选择与困惑。就像这些金属线条,看似杂乱无章,却又有着内在的逻辑。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正是这些不确定性,构成了我们独一无二的人生。同时,彩色玻璃所散发的光芒,也让我意识到,即使生活中有阴霾,我们也要努力去寻找那些美好的瞬间,让它们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参观完方寸山当代艺术中心,我深刻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它不仅仅是一种审美享受,更是一面镜子,让我们从中看到自己、反思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需要这样的艺术空间,让我们停下脚步,静下心来,去感受艺术的魅力,去探寻内心的自我。

方寸山当代艺术中心观后感

晨报小记者 周琪清(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普陀实验学校 三年级)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我们小记者来到了神奇的上海方寸山当代艺术中心!这里像一个巨大的“艺术游乐园”。老师告诉我们,这里以前是钢铁工厂,现在变成了充满创意的展览馆,真是太酷了!

我们先采访了艺术家麻进叔叔,他带领我们参观了立体书法“生死易”、室外的汉字喜乐树——“幸善喜乐平安、未来美恋金吉”、蔚蓝阶梯等。我们看到麻进叔叔的立体书法装置时,都感到非常神奇!平时在纸上工工整整的字,突然变成了钢铁山洞。原来要像玩密室逃脱一样,找到字的特殊角度进行创作,比数学课的几何题还好玩!

我们还参观了方寸山当代艺术中心,高达15米的钢铁穹顶上垂挂着巨型荧光绿兔耳装置,兔子耳朵随风摆动时会投射出森林光影,观众走过时脚下会绽开蒲公英形状的光斑。最令人惊喜的是中央展区的机械青草迷宫——由回收钢板切割成的兔子轮廓中,电动草叶会突然弹起形成逃跑通道,大家尖叫着追逐“越狱”的绿光兔影。

这次参观让我发现,艺术不只是在画框里,它可以是声音、是光电的结合,甚至可以是我们每天用的东西。我已经等不及要带爸爸妈妈再来一次了!

桃蔓里参观之旅

晨报小记者 唐俊彦(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普陀实验学校 三年级)

午后,阳光明媚,我和晨报小记者们一起来到了桃蔓里创意艺术社区。

当我漫步在社区,就看见了各式各样的作品,其中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户外的“汉字喜乐树”,数上分别“写着”:幸善喜乐平安,未来美恋金吉,代表着作者对世界的博爱与祝福,愿世界上所有人都可以:幸福、善良、欢喜、快乐、平静、安康,拥抱未来、美恋、多金、吉祥。

两组祝福字体,可以随树干转动且依次发光,当你默读这些文字时,就接受到了最美好的祝福。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