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杨浦太平洋生活广场的夜市又热闹起来。大学学行政专业的小徐正熟练地给客人做着当下网红美食——炒酸奶;一旁,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的一对小夫妻正卖炸串……放眼望去,30个摊位中,七成摊主是年轻人。“这正是我们这个夜市的特点,摊主大多是年轻人,都是美食爱好者。”夜市负责人陈士磊告诉记者,他们支持年轻人来当摊主,把经营夜市摊位作为一条创业之路。
24岁炒酸奶摊主小徐:平时自己也爱吃,现学现卖
“来一份椰椰火龙果、一份百香芒芒和一份多肉西瓜。”晚饭后,一群年轻人来到夜市的炒酸奶摊位前,点了三份。
摊主小徐熟练地剥掉一个红心火龙果的外皮,打开一罐酸奶,拿起两把小铲子,开始制作炒酸奶。在太平洋生活广场的夜市摆摊,这位学行政专业的24岁姑娘说,她想在此积累一些人生经验。
她从网上看到夜市招募摊主的消息。“当时是5月份,我从网上看到这个夜市招募摊主的消息,就很感兴趣,因为我平时也爱吃,爱各种美食。所以,我就想,不如来上海试试。”小徐一边炒酸奶一边讲述自己把摆摊作为第一份“工作”、创业的简单愿望。
“和夜市负责人取得联系,申请摊位之后,我就在想,我卖什么呢?在网上浏览一番,观察身边的美食流行趋势之后,我最终决定,卖炒酸奶!”小徐说,决定摊位的经营内容之后,她就开始跟着网上的博主学习如何制作炒酸奶,差不多练习了一两个月。
6月,她从苏州来到上海,和夜市运营公司签订了正式合同,交了摊位费。7月初,在采购齐全各种设备之后,小徐人生的第一个夜市摊位开张了。
“生意还行吧,工作日有十几单,周末多一些。”小徐说,家里人也知道她来上海的夜市摆摊,表示支持,“我想先自己摸索摸索,锻炼一下吧。等这边的夜市结束之后,再看看有什么其他机会。”
营养学专业小夫妻卖炸串:学有所用,在异地延续“家族生意”
从小徐的炒酸奶摊位往夜市里面走,是一对小夫妻经营的摊位,主营炸串,兼营咖啡。男摊主小张、女摊主小刘都曾就读大学的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
“前阵子来太平洋生活广场吃饭,发现商场户外的夜市人气不错,当天就决定要在夜市摆个摊,马上就找到夜市负责人签合同交租金。”小张很健谈,所以负责招揽生意,招待客人,他告诉记者,决定摆摊后的一周之内,他们在朋友的帮助下就采购齐了各种设备,6月中旬,炸串摊位开张营业。
至于为什么卖炸串,主要和小刘有关。原来,小刘的家人在老家经营一间炸串店,从小,小刘耳濡目染,就会做炸串。“别以为炸串简单,蔬菜、肉类,不同食材要炸熟,又不能炸焦,需要掌握不同的火候,也是一门技术。”小张说,来摆摊除了和爱人家里的生意有关外,其实也和他们的专业相关,“学校里的一些课程会在实验室做菜,所以,现在也算学以致用。我们会研究在菜里放一些‘中药’,比如紫苏等药食同源的食材。”
兼营的咖啡则是小张的爱好。“我平时喜欢喝咖啡,家里也有咖啡机,所以,我们就辟出摊位的一部分,摆了桌椅,开了小咖啡铺。”小张说,接下去,他们还准备卖啤酒,炸串配啤酒、炸串配咖啡,多元经营。
夜市迄今零投诉,奉贤、松江居民也来打卡
除了小徐、小张,夜市30个摊位的其他摊主很多也都是年轻人。“大概七成的摊主是年轻人,年龄多在25岁以下,都是美食爱好者。我们做这个夜市的时候就想,夜市不应该都是夫妻老婆店,都是成熟的摊主,也应该支持爱好美食、有创业想法的年轻人,所以,在招募摊主的时候就表达了这方面的想法。”陈士磊介绍,夜市5月份开张以来,不仅吸引了周边居民,远至奉贤、松江的居民也会赶来品尝美食。
当然,除了初创摊位之外,夜市里也有一些已经小有名气的摊位,比如在松江泗泾夜市等处有其他3个摊位的干噎酸奶,摊主肖女士是位年轻的妈妈。还有在多个夜市有十多个摊位的土家鲜肉饼,以及晚上8点多就可能售罄的铁板大肉串。
太平洋生活广场负责人陈荣弟介绍,这个夜市是目前殷行地区唯一一个大型夜市,也是商场第一次尝试较长时间运营的夜市,之前做的都是几天的短期夜市,“我们要求夜市的摊位与商场内的商户错位经营,互相补充,目前来看,人气不错,也为商场带来了客流。”
夜市毗邻居民区,如何平衡夜经济的繁荣发展与居民生活也是一个考验。对此,殷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在夜市筹备阶段就提前介入,希望摊主、商场和居民达到“共赢”,不能因一部分人获利而损害了另一部分人的权益。
针对油烟问题,执法队在夜市开业前开展了排查,发现部分摊位的油烟净化设备未达标,便及时提醒、限期整改,又进行了复查。如今,所有摊位的油烟净化设备都具备CEP认证,净化效率达标。
另一个难点是“蹭流量”的流动摊贩。按照城管部门的经验,夜市开张可能会“吸引”周边无证摊贩来外围设摊,影响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为此,执法队一方面增加了巡逻频次,安排专人在夜市出入口及周边重点路段值守,另一方面与管理方形成联动,一旦接报乱设摊,立即前去劝阻。此外,执法队还要求摊主不得用高音喇叭揽客,营业时间也严格控制在规定时间内,避免夜间噪声扰民。“迄今为止,针对夜市的投诉为零。”执法队员介绍。
晨报记者 郁文艳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