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关注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静安图书馆开到晚上8点半让人羡慕

社区图书馆是否开夜场不宜一刀切




盛夏酷暑,图书馆阅览室是一个不错的消暑去处。早在今年7月1日,静安区图书馆少儿区就把闭馆时间从下午5点延长到晚上8点半。周边居民晚饭后可以带着孩子到图书馆阅读两个小时,共度美好的亲子时光。他们在朋友圈发布的视频、图片,让同事朋友非常羡慕。近日,不少网友给《新闻晨报》夏令热线留言,希望自家附近的图书馆和阅览室,也能在暑期临时调整或者延长闭馆时间,为暑假里的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不过,记者走访多家社区图书馆后,觉得市民的建议实施起来还有些困难。

静安图书馆的“夜场”很繁忙

7月16日晚上8点,静安区图书馆天目中路馆二楼青少年区依然灯火通明,家长和孩子们在那里安静地阅读,偶尔有人在书架间轻轻走动,查找需要的图书。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天目中路馆因为是新馆,周边还在施工,暑假期间“夜场”人数虽然有所增加,但是没有闻喜路馆人多,“那边是老馆,周边社区成熟,每天从白天到晚上都很繁忙”。

静安区图书馆由闻喜路馆、天目路馆和新闸路馆等馆舍组成。副馆长潘圣琳告诉记者,延时服务是为了满足周边读者暑期自习和阅览的需求,所以每周二至周日,闻喜路馆二楼少儿借阅区和三楼多功能厅也就是自修室,闭馆时间由原来的下午4点半延迟到晚上8点半;天目中路馆二楼青少年区、幼儿区、三楼借阅区、四楼报刊阅览区以及五楼综合阅览区也都延迟到晚上8点半闭馆。

潘圣琳副馆长说:“周边居民也是通过我们的公告和馆方微信,第一时间知道了我们的延时安排,纷纷表示支持和欢迎,认为这样更方便他们带孩子来借阅图书,尤其是上班族家长,能够在下班后陪伴孩子阅读,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满意度。少儿阅览区的借阅量在延时开放后显著提升,家长和孩子们的阅读热情高涨,图书馆内洋溢着浓厚的书香气息。很多读者都把图书馆当家一样。就比如现在,在4点半后我们馆还是座无虚席,到晚上6点左右,我们这里的上座率还在70%-80%,晚上8点后我们的上座率依然保持在60%左右,这说明延时开放不仅满足了市民的阅读需求,更激发了大家的阅读兴趣,让图书馆真正成为了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闻喜路馆的数据显示,六月上旬的阅览人数为6795人次,七月上旬就猛增到14280人次。潘副馆长说,这个数据基本上符合他们的预期。

在天目中路馆,带着女儿来馆“夜读”的秦女士告诉记者,以前每个周末,她都会带着女儿在图书馆看一下午书。因为平常上班没有时间。暑假了,孩子有时间,但是家离图书馆说近也不近,不放心孩子一个人出来。天目中路馆晚上延时的做法太走心了,晚饭后母女俩散步过来,挺不错。

我家附近的图书馆能不能延时服务

静安区图书馆的延时服务被读者在朋友圈大量“晒图”转发,引来很多网友的艳羡。有读者在新闻晨报夏令热线留言,询问自家附近的图书馆和阅览室有没有延时服务的可能?

黄浦区读者小刘说,他是一名在读大学生,有考研计划。他家离半淞园路街道社区图书馆比较近,平常就喜欢图书馆阅览室里的学习氛围。但是这家社区图书馆下午5点就关门了。他盼望该馆在暑假期间能够像静安区图书馆那样,临时延长开放时间。

记者到半淞园社区图书馆走访,发现该馆面积不大,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二楼。墙上张贴的开放时间是8:30-16:30,玻璃门上贴的闭馆时间是17:00。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6:30闭馆是以前的时间,早已改为17:00了。中午也没有休息,每天至少有三个工作人员轮流值班,“有些图书馆虽然闭馆时间延后了,但是周一不开放。我们这里一周七天无休”。虽然这家社区图书馆下午5点闭馆,但是开放时间已经超过8小时。

还有读者留言建议徐汇田林路和普陀甘泉路等街道的社区图书馆调整开放时间。

“比如说早上8:30开馆,可以延后到9点半,再把闭馆时间顺延一小时或者两小时,开放时长虽然没变,但是对部分家长来说,还能跟孩子共享一段黄昏阅读的好时光。”家住甘泉街道一位读者留言建议。

记者了解到,位于田林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浩清图书馆,和位于延长西路的甘泉路街道图书馆,开放时间都为每天的8:30-17:30。

人力和场地暂不支持延时服务

对于推迟上午开放时间的建议,甘泉路街道图书馆的韩馆长表示有一定的难度。

甘泉路街道作为老龄化社区,老年读者的阅读需求一直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考量。不少老年读者习惯早到,常常在早晨8:30开馆前便已等候在外,这份对阅读的热忱让馆方十分重视。因此,若调整上午开放时间,需要充分兼顾这部分读者的习惯,目前来看确实需要更周全的协调。

韩馆长介绍,甘泉路街道图书馆是上海市街镇图书馆示范馆,虽为街镇级别,但空间规模已达到区级图书馆标准,当前的开馆时间设置完全符合相关运营规范,在服务时长与质量上始终以示范馆标准严格要求。

“暑假期间,图书馆尤其受孩子们欢迎,一开门便充满活力,常常座无虚席。为了方便家长和孩子,中午时段图书馆始终保持开放,工作人员也全程在岗值守,细心关注孩子们的活动,全力保障大家的安全与阅读秩序。”

韩馆长说,馆内现有3名社工与5名志愿者,承担着三层楼四个区域的日常运营,一周7天无休,每天服务9小时,同时还要兼顾各类活动开展工作。面对暑期激增的人流量,大家始终在尽力平衡服务质量与各方需求,希望为不同年龄层的读者都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

黄浦区半淞园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这个街道的社区图书馆在街道办事处里面,所处位置比较特殊,而且只有4名工作人员,每天三个人上班,7天无休。其中,图书馆里的“亲子活动区”需要一个人值守,确保安全。他们也想过分班制,但4个人实在排不过来。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下午5点钟图书馆关门了,但是附近保屯路38号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有个阅览区,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到那里看书阅读。不过,那里的图书不外借。

徐汇田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他们的浩清图书馆目前没有独立的通道进出,在下班时间不方便另行安排。

“我们图书馆一直很受市民欢迎,每天都是满满的,一座难求。目前的情况,的确不合适延时,因为一到晚上7点,门口广场上跳舞的人就多起来了,如果影响到二楼的读者,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其实我们也有一个设想,就是把图书馆移到有独立楼梯的空间,这样就可以实现延时服务。但是今年还不行,因为那边雨污井还在施工。”

因时因地不宜“一刀切”

静安区图书馆潘圣琳副馆长告诉记者,他们落实延时服务之前做过相当充分的调研。经过数据对比,他们发现近几年来,少儿图书的借阅量已经超过了成人。也有部分市民致电该馆,能否在寒假期间延长少儿借阅区的开放时间?所以,该馆在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在今年寒假期间,试行了延时开放。不过寒假期间,由于天气和春节原因,晚上的读者非常少,延时服务的效果并未显现,但是已经为他们暑假延时服务积累了经验。

所以,本次延时服务时段只从7月1日到8月31日,完全是根据少年儿童的需求和寒暑假的特点而采取的临时举措。到9月份学生们开学后,该馆将恢复到原来的开放时间。

闻喜路馆读者服务部主任谢炜告诉记者,每天晚饭后,看见很多家长都带着孩子来图书馆阅读,他们都很高兴,这也是他们希望看到的,因为他们的服务产生了社会效益。

谢主任说,虽然每天9点开馆,但是他们都会比这个时间更早到馆。晚上8点半下班,他们还要留下来整理图书,至少要延时半小时甚至一小时。轮到上班时,他们一天超过12小时在岗位上,“对住得比较远的同事来说,他们要么在图书馆工作,要么就在往返图书馆的路上”。

谈到这半个多月延时服务的体验,潘副馆长表示:“延时服务对我们来说,最直接的就是人财物投入成本上升,包括卫生、安全和消防等方面的投入。所以图书馆是否需要延时服务,还是需要因时因地制宜。结合读者实际情况,结合季节和地域特点,灵活调整开放时间,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精准对接市民需求,避免资源浪费,真正实现图书馆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文/晨报记者 叶松丽 实习生 陈乐融

图/晨报记者 张佳琪 实习生 陈乐融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