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关注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何要管理“野划”?是因为“生命至上”的原则不可动摇

一座网红小镇的水上运动安全探索



一些水上运动爱好者有些不解:为何一定要“多管闲事”,拦住个人爱好者下水“野划”?金泽镇用多年的管理实践给出了答案:干预“野划”,是因为“生命至上”的原则不可动摇。在这个以水为名、因水而兴的水上运动产业聚集地,每一条爱好者眼中“吃力不讨好”的规则背后,都有一桩桩关乎生命安全的故事。

危险的“野划”:10岁儿童独自下水6小时

就在前不久,金泽镇刚刚因“野划”而经历了一场惊吓。

皮划艇教练阿飞,至今能清晰地回忆起,他在20多天前在水面遇到独自顺水漂流的10岁男孩时的细节。

阿飞是金泽镇淀湖村一家名为“野浪”的水上运动俱乐部主理人。“野浪”俱乐部所在的淀湖村,与岑卜村距离2.5公里。两个村落以水相连,俱乐部的航道之间互有交叉。

金泽镇对涉水经营企业有着严格的要求。所有经营水上运动的涉水企业,其活动参与者必须正确穿戴救生衣,有教练员陪同。像阿飞这样的资深教练,仅凭救生衣的款式,就能辨别出船只下水的码头。

在河道上看到男孩的那一刻,阿飞就察觉到了不对。这名男孩身边没有跟随教练,救生衣和皮划艇的款式也很特别,因为当时天色已晚,理论上,所有俱乐部的船只,都应处于返程或正在返程的状态。

阿飞观察了一会儿,决定上前搭话:“我问他是从哪儿下的水,他说就是从这附近下的水,我问他知道要去哪儿吗?他说不知道。”

阿飞不敢马虎,他立刻要求男孩跟随他返回自己的码头,上岸后,孩子已有些虚脱,阿飞立刻拨通了孩子父母的电话。

“也就一两分钟,警车就都来了,我才知道,孩子的父母已经报警两个小时了。”遇到阿飞时,男孩已独自一人,在未携带通讯设备的情况下,独自在水面上漂泊了6个小时。

显然,男孩完全低估了野外水系的复杂程度。作为独占全市90%天然湖泊水资源的大镇,金泽镇近四分之一的面积都是水。

即使是成年玩家,也很容易在金泽镇错综复杂、相互连通的水系中迷路,更何况是一个只有10岁的孩子。

“发现孩子时,他已经渴坏了,一口气喝光了一瓶水。现在天气这么热,如果再晚一点发现,孩子中暑了怎么办?”想到孩子若未被及时发现可能遭遇的危险,阿飞忍不住后怕。

必需的干预:“绝不是为了收那一点点钱”

这已不是金泽镇第一次救助“野划”者了。自打桨板等户外水上运动为大众所熟知后,因“野划”带来的安全压力,就始终萦绕在这一新兴产业之中。

2024年,同样是因为“野划”,在金泽镇东西村,一起溺水事故险些发生。

在绕过岸边巡逻的劝阻人员后,一对带着孩子的夫妻,在仅有孩子穿着救生衣的情况下,三个人共乘一艘艇,私自进入了东西村附近的水域。

划至水中央后,三人因操作不慎,失去平衡,全都跌入了水中。孩子很快依靠救生衣重新上板,但未穿着任何救生设备的爸爸,陷入了危险之中。他在水中竭力挣扎,近乎溺水。

万幸的是,事故发生之时,水域附近刚好有村民经过。最终,是一名年过八旬的村民,划着自家的船只,将这名落水男子救了上来。

“事发后,这家人对伸出援手的村民千恩万谢。他经历过一次就明白了,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对私自下水行为进行管理,绝不是为了收他那一点点钱,而是为了守住生命安全这条红线。”金泽镇党委委员吴建芳说。

作为上海市最早打响水上运动品牌的街镇,金泽镇汇聚有40余家涉水经营单位,拥有皮划艇超900条。在管理实践中,金泽镇逐步摸索建立了一套针对涉水经营单位的安全守则,包括“严禁夜间活动”“严禁恶劣天气活动”“必须正确穿戴救生衣”“必须有教练陪同”“必须购买保险”等。

与“野划”者的抵触不同,活跃在金泽镇的涉水经营单位,对于这些要求欣然接受。因为常年和水打交道,他们深知,这些从实战中摸索出来的安全规范的重要性。

“因为水上运动目前缺乏通行的规范,所以我们更要根据自己累积的经验,做好自我要求。”击水俱乐部负责人“小燕子”说。

以“有教练陪同”这一要求为例,这个在一些相对平缓单一的水系中尚可“讨价”的条件,在金泽镇,由于其水域的复杂性,是一个“必须”的要求。

“金泽镇的水系之间是相通的,不熟悉水况的人,很容易划着划着就从小河划到大湖上了。”

一位资深从业者解释:“像淀山湖这样的大湖,可能一开始还是风平浪静的,一点事情都没有,但突然就起风了,这时候一个反应不过来,划桨板的人就可能会被风浪推到了别的地方去,上不了板了。就算是掉落的人有能力打电话救援,湖面这么大,搜救也需要时间。”

“很多人都知道山不能乱登。但有一句老话,叫‘欺山莫欺水’,水上的事情比爬山危险多了。爬山掉下去不一定会死,但水面掉下去溺水了,5分钟内得不到救援,一定会死。”阿飞说,严格的禁令,源自直白的困境,“一个人划船,如果皮划艇漏气了,谁来救你呢?”

在关于“野划”的管理问题上,金泽镇的职能部门、属地村居和涉水经营单位之间,有着空前一致的共识:就算是吃力不讨好,出于对生命的尊重,他们也必须对“野划”行为进行干预。

待解的难题:水上运动安全管理需要明确规则

无奈的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执行依据,管理部门和从业者们,为了保障安全所做的努力,常常无法获得玩家的买账。

桨板等各类水上运动器材的价格并不便宜,敢于带着器材独立到陌生水域游玩的“野划”者,要么有一定的水上经验,要么有着超乎常人的自信。面对劝阻,他们通常不会轻易放弃。

客气一些的“野划”玩家会选择离开有人管理的区域,在金泽镇庞大的水域之中,为自己另觅一个偏僻无人的角落,再次下水。一些强硬的“野划”玩家,则会直接和管理者们吵架。

“他们拿着桨板往我身上撞,说这是公共水域,凭什么你不让我下水,把你的证件拿出来。”不久前,因为劝阻下水,岑卜村一家桨板俱乐部的老板娘,刚因劝阻两名未穿救生衣的“野划”爱好者下水,而遭遇攻击。

令老板娘感到无奈的是,尽管她肩负着守好自己经营区域的安全底线,承担劝阻私自下水者的责任,但由于户外水上运动领域,尚未出台明确的管理法规,面对“野划”者的质问,她最终仍败下阵来。

当天,两个自带桨板的男士,最终还是绕到了老板娘看不到的地方,自行下了水。老板娘发现,她竟是这场冲突所有人中,最担惊受怕的一个。

“我还跑去了他们的帐篷,提醒他的妻子。我说你丈夫和朋友没穿救生衣,如果你车里有的话,我建议你去给他们送一下。结果,他老婆笑眯眯地和我说:‘没关系的,他们有脚绳’。”

这个回答让老板娘更加担忧:“连脚绳和救生衣的作用都分不清,他们能有多少经验呢?”

后来,老板娘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她在自家俱乐部的大众点评页面上,收到了两名男子平安归来的消息。他们在她的大众点评页面上打了差评,理由是影响了他们下水。

由于缺乏必要的执行依据,在户外水上运动安全管理中,这样令人无奈的情况比比皆是。

出于风险防范的考虑,金泽镇要求涉水经营企业需为活动参与者购买保险。但在俱乐部实际操作中,“买保险”这个风险类项目常见的操作,运行起来却并不容易。

“为个人购买保险需要提供详细的个人信息。一些参与者会质疑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我们只能鼓励散客,自己给自己买保险。”

类似的困惑还有很多,比如该不该要求玩家将电子通讯设备带下水?该不该允许“夜划”(夜间划水)?经过培训考取证书后,个人玩家是否可以脱离教练独自下水?这些关乎着玩家生命安全的细节,在户外水上运动尚未形成管理细则的今天,大多都只能靠着教练和玩家,自行摸索,探寻边界。

加快的步伐:探索制定区域规范保障水上安全

“安全无小事,我们正在探索在金泽镇辖区内建立一套安全指导规范,明确权责,将水上运动的安全以规范的形式加以保障。”金泽镇党委委员吴建芳说。

作为上海“破圈”最多,品牌效应最强的水上运动胜地,多年来,在持续不断的实践探索中,金泽镇积累了大量关于水上安全管理的经验。为了解决水上运动管理苦于无依据、无抓手的现状,金泽镇着手探索,以过往管理经验为基础,在辖区内形成一套安全指导规范,明确管理主体,确定金泽镇各职能部门、属地村居的管理职责。同时,对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要求进行细化,诸如“在活动前进行强制性的安全告知与基本技能培训”“配备必要的教练船和救生艇”“遇到恶劣天气立刻终止活动”等水上运动中必要的安全原则,都将在规范中以条文的形式明确。

记者了解到,目前《金泽镇涉水体育项目安全管理指导规范》(第一轮征询意见稿)已基本形成。接下来,金泽镇将组织各职能部门、相关专家以及行业从业者,对规范进行完善,力争早日在镇域范围内,先行先试,探索保障户外水上运动良性发展的最优解。

近年来,伴随着户外水上运动的快速发展,市级层面也加快了立法的步伐。记者了解到,上海市水务局已将修订《上海市河道管理条例》列为市水务局2025年度立法计划的调研项目。

市水务局表示:目前国家正在对《条例》的上位法水法、防洪法进行修订,上海市水务局根据上位法的修订情况,结合本市河道管理实践,正在对《条例》开展立法调研。在调研工作完成后,市水务局将向市人大和市司法局汇报调研成果,争取早日列入立法计划的正式项目。

“在立法调研中,我们发现,一方面水上运动管理涉及职能部门众多,另外一方面现行河道管理法律法规中对水上运动管理无相关明确规定。在条例修订过程中,我们将水上运动管理作为重点,将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开展立法调研,力争妥善处理好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从而更好地规范河道管理,促进水上运动健康发展。”上海市水务局工作人员表示。

文/晨报记者 张益维 图/晨报记者 张佳琪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