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地产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100%签约!

龙华街道不成套住房实现“清零”


近日,徐汇区龙华街道龙华西路123、125号地块旧城区改建项目选房签约现场,居民签约率首日达到100%!这也标志着龙华街道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辖区内不成套住房正式“清零”。

旧居困境:

拥挤与不便交织的日常

据了解,龙华西路123、125号同为一幢居民楼(物理结构上),是1971年建成的不成套系统公房,每层6户居民共用1个公共厕所、2个公共厨房,该地块居住总建筑面积1650平方米,共48证居民。随着时间流逝,大楼墙体老旧、没有电梯、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群众对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的需求十分迫切。

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徐汇区将这处地块纳入旧改范围。旧改工作启动后,征收组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带着政策解读材料与居民促膝长谈旧改工作,一遍遍解释征收流程与安置方案。“货币补偿就是直接给您相应金额的钱,您可以去买其他心仪的房子;产权调换就是给您置换一套合适面积和地段的房子。”类似的对话重复了一遍又一遍。今年1月,第一轮意愿征询启动,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居民们用100%的同意率表达了对新生活的迫切向往。

灶间争议:

从“抱团抵触”到“理解签约”

“我们交了几十年灶间费,凭什么不算面积?”争议的焦点,集中在楼层头尾两户居民身上。这些住户的合同上明确标注了单独的灶间面积,这也成了他们心中“该算面积”的执念。

面对抵触,龙华街道与征收公司迅速组织了两场专题圆桌会,邀请区房管局领导、相关政策专家到场,解读旧改征收相关的法律法规。工作人员拿着此前有关灶间面积的征收案例,对比政策条文,从法理到情理耐心解释,全市范围内类似情况都是按统一标准处理的,不能计入独用居住面积。最终,居民不仅自己带头签约,还主动向其他邻居解释政策,让“灶间争议”从阻碍变成了推动签约的动力。

用心用情:

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双向奔赴”

旧改的推进,同样离不开征收组的“磨破嘴、跑断腿”,更藏着居民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工作人员坚持“主动沟通、耐心倾听”,为生活困难的老人提供帮助,为有矛盾的家庭调解纠纷。

回溯近年旧改工作,2022年初,龙华街道共有3个不成套旧改基地。其中,龙华西路90弄4-13号189证居民2023年签约搬迁,经过近两年的拆落地成套改造,居民将于近期回搬入住;原为上海水泥厂职工用房的龙华西路334弄,225证居民2023年7月首日签约即实现100%签约。一连串旧改成果,是街道对旧改工作的持续攻坚,也是街道对民生需求的精准回应。从户型优化到动线设计,从政策宣讲到矛盾调解,每一个细节都浸透着“民生为本”的温度。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