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特刊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模力”激发“魔力”!

模力社区:“上下楼即上下游”的垂类大模型生态圈正在形成



人工智能正以磅礴之势催生着新一轮产业变革。目前,上海已初步形成西有徐汇“模速空间”、东有浦东“模力社区”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格局。

作为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上海浦东已经形成了从芯片到终端、从技术到应用的高能级、全链路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在全国11个先导区建设评估中,浦东新区多年蝉联第一。截至2024年底,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在智能芯片、人形机器人、垂类大模型等领域已经形成了显著的先发优势。

特别是在垂类大模型领域,浦东新区正在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模力社区”垂类大模型生态集聚区。

致力于打造垂类大模型生态集聚区

2024年7月5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模力社区的筹备成为会上最重磅的消息之一。

一个多月后,作为张江科学城重点打造的垂类模型生态集聚区,模力社区于2024年8月30日正式投入运营。

坐落于张江科学城城市副中心的模力社区,总建筑面积逾20万平方米,其中核心承载区6.1万平方米。以“前沿聚焦、场景驱动、平台支撑、生态集聚”四个核心驱动力,加速AI价值释放,催动行业模型赋能实体经济,支持企业专注研发创新,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模力社区揭幕当天,小度科技、岩芯数智、蔚励科技、光本位等近30家垂类模型上下游生态企业入驻模力社区。

为什么要打造模力社区?

浦东新区科经委相关人士表示,面对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浪潮,浦东新区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式发展,出台支持大模型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持续吸引大模型企业聚集发展。

浦东积极拥抱大模型技术发展应用,聚焦具身智能领域核心突破,深度赋能制造、金融、医疗等行业发展,构建全产业链协同推进的垂直类大模型发展布局,重点打造模力社区产业新地标,旨在以此为战略支点,撬动浦东全域建设成为全球领先的垂类大模型生态集聚区。

模力社区集聚覆盖底层技术、应用研发、场景设计、算力支持等领域的模型企业,组成了闭环式的研发圈层和应用场景,入驻企业之间互相协作互相赋能,真正实现“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链集聚效应,构建高效生态圈。

在模力社区内,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左邻右舍就是合作伙伴。模力社区作为垂类生态集聚区,希望未来企业模型完成研发之后,就能够在本地应用,形成真正的产业生态闭环和商业闭环。

构建全周期多层次的政策支撑体系

作为第一批入驻企业,光本位科技也是模力社区成长的见证者。

光计算芯片一直被认为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另一条路”。它对制程节点需求不高,可以绕开先进制程的限制。与积累了大量产业经验的电芯片相比,各国在光计算芯片的研发上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光本位科技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切入光计算赛道的。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爆发,光计算芯片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对其的应用需求和应用场景也逐渐清晰。年轻的“光本位”正乘着时代“东风”而上。公司已经与国内一线互联网大厂、GPU厂商、高校、智算中心等达成实际合作,并且与卫星厂商、光模块厂商、通信运营商等围绕应用展开深度技术交流,以探索光子存算在各个应用场景的潜力。

自从搬进模力社区后,这家技术企业与下游市场就更近了。“隔壁就是达观数据,楼下是极豆科技”,公司创始人熊胤江表示,下游需求爆发在即,立足模力社区可以说是占据了“地利”。

进驻模力社区的极豆科技,主要为车企提供汽车A I座舱和数字化方案及全周期运营。公司创始人兼CEO汪奕菲表示,公司除了看重模力社区丰富的上下游配套,更看重这里的算力支持、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功能支持。

更高效率的“算力支撑”、更高质量的“语料支撑”、更高水平的“政策支撑”以及更高能级的“场景支撑”,正在助力模力社区向大模型产业高地迈进,加速大模型技术赋能千行百业。

目前,浦东已出台了大模型专项政策,在空间保障、大模型应用、智算中心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空间保障上,对入驻模力社区的大模型企业,给予租金减免;大模型应用上,鼓励企业在金融、医疗、工业和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开展大模型应用,给予最高50%补贴;智算中心建设上,对于完成千卡规模及以上智能算力,中心市区两级共同给予奖励。人才支持上,对人工智能领域的高峰人才及团队到浦东新区创新创业的,经认定后给予金额可观的个人及团队资助,以及项目补贴。同时,充分发挥政策叠加赋能优势,为垂类大模型企业提供研发创新、规模增长、投融资等多方面产业政策。

为了让整个产业生态“活”起来,以资源对接为目标的场景对接类活动,已经在模力社区举办了数十场,涵盖了具身智能、医疗健康、智能制造、城市治理等多个领域;融资对接类活动举办了20余场,通过与孚腾资本、东方富海、经纬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的合作,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

在上个月举办的智谱开放平台产业生态大会上,谈及模力社区时,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党组成员王娴介绍称,张江科学城始终紧扣企业需求和产业脉动,构建了全周期、多层次的政策支撑体系。

王娴特别提及,在研发创新方面,对大模型应用通过模型券给予补贴;在人才招引方面,对外籍及海外归国重点人才给予个税补贴,同时“明珠人才”计划也可提供最大力度的项目支持;在创新创业方面,浦东新区推出了“青创15条”,要建设2个100万平方米低租金的空间,为青年创业人才提供低成本的创业空间和青年公寓。

已经有近70家垂类大模型企业集聚

目前,模力社区已经集聚将近70家垂类大模型企业,其中25家已经通过了安全备案和登记。

业界普遍认为,行业大模型是“人工智能+”场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浦东重点打造的聚焦垂类模型应用的大模型产业生态集聚区,模力社区正瞄准这“最后一公里”,加快大模型在行业场景中的应用。

位于模力社区的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是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这里能够同时容纳100个人形机器人进行智能训练,预期到2027年,该训练场将扩大到能够容纳1000个人形机器人训练。全球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开源社区——OpenLoong开源社区,也入驻了模力社区。

谈及选择入驻模力社区的原因,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表示,模力社区集齐了人形机器人硬件平台设计、具身智能大模型、数据集开发和国地中心的实训场四个要素。“目前来讲,这样的区域性条件也是全国首个,也是上海市打造有组织科研的新范式的示范标杆场地。”

作为模力社区重点协同企业,分子之心是张江在AI+蛋白质领域的领军企业,其全球首个集成序列、结构、功能和进化的产业级AI蛋白质生成大模型,精准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与多家头部临床医院合作,在海量脑电数据的基础上打造了全球领先脑电大模型的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计划在模力社区内选址建设国内唯一、全球唯二斑马鱼全脑研发平台。

在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技术官赵芳看来,模力社区具备独特优势。如在算力与技术支持上,作为浦东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的核心载体,这里整合了国内规模最大的“算法调用平台”和一站式AI全流程开发工具,提供充足高效算力。

“我们将聚焦脑电大模型与非器质性脑疾病产品研发,这与浦东产业定位高度契合。在技术协同上,希望能借助社区内AI企业和算力平台优化训练效率;场景拓展上,张江密集的生物医药产业提供跨领域合作机会;资本对接上,社区与金融伙伴签约,提供‘资本+场景’双循环支持,加速产品上市。”赵芳表示。

入驻模力社区的Nullmax纽劢,近日携手黑芝麻智能打造全新辅助驾驶量产方案,为“辅助驾驶平权”提供了新的选择。Nullmax纽劢相关负责人对模力社区所营造的“上下楼即上下游”产业生态赞赏有加,认为这极大方便了创新型企业的发展。“Nullmax作为上海自动驾驶的参与者,充分利用浦东新区产业链优势,与更多上下游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加速Nullmax的技术研发和商业化落地。”该负责人表示。

今年3月,智谱落地模力社区。

智谱(全称“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乃至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位居国内“AI6小龙”之列,公司致力于打造新一代认知智能大模型,专注于做大模型的中国创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AI原生应用在智谱开放平台之上构建,目前智谱开放平台已聚集了百万开发者。

智谱的正式落地,标志着模力社区产业能级实现跨越式提升,其生态体系在专业化纵深与资源聚合密度上迈入全新阶段。

据介绍,智谱与张江集团共建的“模力社区——智谱大模型MaaS平台”,已经在浦东千行百业场景落地,持续释放“模型+场景+生态”叠加效应。

晨报记者 徐斌忠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