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事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市民美育“日夜兼程”

夜校推出萌宠、AI课,还全新增加日校模式




据了解,上海市民艺术夜校2025秋季班8月3日10:00起将开启报名。

本次秋季班拟设置600个点位,且向白天延伸,首次推出上海市民日校项目,满足不同市民群体在不同时段的学习需求。此外,面向青少年的周末美育课堂也将公布秋季课程安排。

上海市民艺术夜校、上海市民日校和周末美育课堂分别在7月28日、29日和30日三天发布;三个项目分别在8月3日10:00、8月4日12:00和8月8日10:00开启正式报名抢课,9月初开班。

首增日校课程

18-70岁均可报名

日校的课程和教师全部源自并精选于夜校课程库。合作方式、运营模式与夜校相同,采用500元/12次课的公益性收费模式,倡导激活文化馆及各类新空间的“错峰共享”效应。首批推出的上海市民日校拟设立78个点位238门课程,招收学员近6000人。

据悉,日校课程分为三个时段:艺术早课为9:30-11:00。午间一小时为12:00-13:00。都市(下)午茶时间为13:00-14:30和15:00-16:30两个时段。年龄从18岁至70岁均可报名。

艺术早课聚焦银龄人群和全职妈妈等,多在社区或居民集聚的空间;午间一小时主要针对在职人群,多在办公楼宇、产业园区或白领午休就餐的商圈等新空间开展培训,都市(下)午茶的场地则包含了更多可以“错峰开放”的优质空间。

其中总校单点位课程最多,徐汇区文化馆分校的育林进修学校教学点20门课程排名第二,该分校上海房地产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教学点以18门课程排名第三。

市民日校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总校共开设21门课程,内容涵盖国风舞蹈、书法、乐器等传统课程,还精心准备了植物芳疗、旅游日语、手机摄影、ipad插画、花艺和中式点心等课程。艺术性、趣味性、生活性、健康养生是主要关键词,一整天的时间可供不同群体选择。

静安区文化馆分校、普陀区文化馆分校首次均开设七个点位,并列各分校之首,闵行区群艺馆分校以五个点位排名第三;徐汇区文化馆分校、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国标舞委员会分校、静安区文化馆分校、总校和闵行区群艺馆分校分别以42门、28门、22门、21门和19门课程名列前五。

日校专为银龄群体研发课程

区别于老年大学

由于白天银龄人群不少,因此不少分校专门为银龄群体研发了受他们欢迎但又区别于老年大学传统课程的多元新兴课程。

如徐汇文化馆分校的昂立日语教学点位于徐家汇商圈的汇银广场,在上午艺术早课时段,为区别于老年大学、社区学校传统课程,根据老年人特点开设记忆力训练与脑力活动课程。它还开设银发英语课堂独创“中文拼读+沪语谐音”双轨学习法,专门攻克银龄群体英语零基础“开口难、不敢发音”的核心需求。

嘉定区文化馆分校的《金曲年代·流行音乐演唱课》专为老年群体优化的声乐演唱课,聚焦经典金曲演唱,在气息、节奏、音准训练基础上,更注重轻松演唱技巧的传授,帮助老年朋友克服发声难点,自信唱出熟悉的旋律,重温青春记忆,适合热爱金曲的老年爱好者。由毕业于上海电影艺术学院,深耕声乐15年的孙玮老师教授。

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国标舞委员会分校既有适配中老年群体艺术养老和健康需求的中老年古典舞、老年拉丁舞等,又有针对年轻舞蹈爱好者的成人拉丁舞、摩登舞和爵士舞等,学完可融入都市社交场景,用舞蹈拓展社交圈,契合现代都市人“技能学习+社交拓展”的复合需求,让不同年龄、时间需求的人群,都能找到适配舞蹈学习的入口。

普陀自耕园教学点推出普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枯枝老梅、遍地梅花”雅誉的艺术早课《武郝式太极入门》,授课老师是武式太极拳郝派弟子、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龚艺老师。新开放的文化地标黄浦文化中心,开设“艺术早课”《八段锦健身功法》课程。

秋季班继续拓展

600个点位预计覆盖4.6万名学员

市民艺术夜校则进一步拓展点位,构建起“学习型社会”的毛细血管网络。秋季班拟共开设600个点位,2300门课程,招收学员逾46000人。

其中浦东新区文艺指导中心分校、闵行区群众艺术馆分校以55、50个点位排名第一、第二,徐汇区、普陀区、金山区文化馆分校以42个点位并列第三。

芜湖市文化馆分校成为第二个加入夜校的外省市分校,推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季春传统小吃制作技艺》课程。让上海市民了解芜湖的美食文化、历史底蕴、风土人情。

普陀首次将曹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教学点范畴,这也是首次在医疗服务场所内开启与艺术夜校的联动,让医护人员与学员打造夜晚“疗愈空间”。开设《曹医夜校:从养生到急救》课程,配备了分别擅长不同领域的中医科医师以及具有上海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市级师资共8位老师,围绕中医养生和急救技能两大块,帮助职业人群调理体质、掌握日常保健方法及提升应急救护能力,为职场和家庭安全保驾护航。

夜校与时俱进推出萌宠、AI课程

当今社会,人工智能(AI)发展迅猛,夜校众多教学点推出人工智能(AI)基础与场景应用课程。如《AI助力教育:共建学习未来》《银龄E时代:AI让生活更轻松》《AI的平面绘画及视频入门》《AI短视频全流程制作》《AI人工智能素养课:Deep Seek的基础运用》《人工智能与智能家居环境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模型》等多种课程供学员选择学习。培养新时代AI生存能力。

由于宠物成了人们最亲密的伴侣和家人,养宠物的市民越来越多,夜校推出萌宠课程。如《家庭养猫全攻略》《犬类养护宝典》《星光萌宠训练营》《宠物科学养护》等,让更多家庭能与宠物和谐相处、健康成长。

还有在直播经济红火的当前,在直播基地等专业场所为众多有志青年提供如何直播、成为主播、网络营销等热门培训。

秋季班一些深入人心的老课程也作了迭代升级。徐汇区文化馆分校将春季考证班升级为考证积分就业导向班。上海市新知进修学院教学点和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教学点会同徐汇圣爱中智小语种教学点,推出人工智能训练师、创意3D工坊、数码影像师、陪诊师入门等七门新兴职业考证积分就业导向班,在教学点考证成功的学员,教学点将给与学员就业岗位推荐或者就业信息推荐指导。

杨浦文化艺术中心首开留学生定制班,本期引入两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绵拳和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两个杨浦区非物质文化技艺扯铃子和敦煌壁画线描技法,与杨浦区各高校留学生联动,助力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在高校年青一代中扩大影响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面对青少年开设的周末美育课堂项目秋季班也同步开设。除了市群艺馆总校之外,同时推出16个区的73个教学点,开设242门课程,进一步拓展点位、丰富课程,满足不同区域青少年和家庭的需求。

晨报记者 王 琛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