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脱口秀

版面概览

上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从来虞姬都贞烈


暑期档电影《戏台》里的男旦凤小桐亮相时,举手投足,眉角眼梢,似是故人来,因为他在舞台上演的是虞姬。说起来,张国荣在《霸王别姬》里演的程蝶衣,余少群在《戏台》里演的凤小桐,包括秦沛在《刀马旦》里演的花锦绣,舞台上这三个虞姬,风格不一,却也都是无比贞烈。虞兮虞兮奈若何,宁可玉石俱焚,不愿苟活,这样的性格让那些饰演者不仅认同服膺,甚而至于人戏不分,即使置身不同时代,他们也活似虞姬的还魂者或代言人,绝不同流合污,因此成为最为高洁孤傲的一个符号,灼灼闪光,最是催泪。

在这三部电影里,要么霎时间城头变幻大王旗,要么改朝换代一波三折,世道不可谓不乱。不过是人都得看戏,于是乎生旦净末丑继续登场,不管戏院外炮火连天,戏比天大,暂时放下家仇国恨。他们也似有祖师爷庇佑,睥睨众生,目下无尘,唯有献祭舞台的一片执着与痴心。程蝶衣自不必说,“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也并不是世道跟他找别扭,而是他根本就不理会戏外的世界运转。至于徐克导演、杜国威编剧的电影《刀马旦》,里面秦沛演的虞姬,出场时已现中年老态,身形臃肿,眉眼松垮,脸上脂粉堆得厚厚的,但也能在舞台上眼风一飞,轻轻松松魅惑众生,这个角色当年甚至提名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这是一个已近迟暮之年的程蝶衣,依然保持名角风范,不过当稽查队长抛来橄榄枝时,他马上换了一副粗鄙不堪的男人嗓音,严词拒绝。角色有些喜剧色彩,但底色仍是悲凉,人生不过一场戏,他最后翻窗逃走,终于勇敢越狱。

不少人拿《戏台》与电影《霸王别姬》作参照,因有时局变乱、戏如人生这些要素,也都以京剧《霸王别姬》为戏中戏。其实《戏台》的气质调性更与《刀马旦》接近,话剧底子,亦庄亦谐,很多人物与戏码也能逐一对应。比如陈佩斯与午马饰演的班主,钟楚红与徐卓儿饰演的懵懂闯入女性,还有将军与洪大帅,甚至黄渤演的蹩脚票友与叶倩文这个全男班戏班局外人都有些对应的意思,都被军阀点名,非看他们演戏不可。这不是说两部电影构思撞车,而是一个戏班里的故事,又发生在军阀混战年代,多少荒唐事,嬉笑怒骂间,却也大差不差。《戏台》侧重于梨园人的坚守,一口心气绝不摧眉折腰,《刀马旦》则把更多心思投注在乱世儿女的离合聚散上,舞台与人生不过是一种参差对照。这是二者题旨上迥异之处。

回头来看,按时间排序的话,《刀马旦》1986年公映,《霸王别姬》公映于1993年,《戏台》同名话剧2015年首演,十年后电影上映,其中一个虞姬角色竟然纵横穿行四十年,芳魂一缕,总是忠贞不二,直至决绝赴死。舞台上,那边厢午马苦劝秦沛版虞姬说,“牺牲小我,为戏班着想!”这边厢陈佩斯向余少群版虞姬磕头,“我给你跪,都指着你活命啊!”看来虞姬上不上台,兹事体大。不过,张国荣版虞姬却遭徒弟背刺,即使霸王也无力挽救。雏凤登台,老凤只得黯然退场,然后一把火烧掉所有凤冠霞帔,也是一种决绝态度。《戏台》最后彩蛋里,凤小桐投河自尽,一个曾经热火朝天的人彻底心如死灰,戏里戏外,真是从一而终。

媒体人 长凤新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