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周边其他街镇的图书馆比起来,我们的新川沙图书馆还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水平。灯光不明亮却很刺眼,桌子老旧不堪,摇摇晃晃,在上面写写字,用电脑都要小心翼翼,怕影响邻座。报刊阅览室的橱柜里塞着垃圾,柜子上积着一层灰……”日前,有市民向《老叶较真》栏目吐槽新川沙图书馆,希望相关部门更新设施,提升服务,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文化生活场所。川沙新镇文化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已经更换了部分损坏的设施,也已向镇里申请更换两间自修室的桌椅。
设施比较老旧
新川沙图书馆位于川黄路157号。接到读者反映后,记者第一时间前往该场馆查看。场馆的外观比较旧,进门右侧一栋两层楼的建筑,一楼开了一间自修室。左侧是一栋老式的三层楼,一楼有一间报刊阅览室,二楼是对外借阅处,三楼还是一间自修室。
门口一楼这间自修室有14张条桌,每张条桌4个座位。桌子是复合板铝合金工字形支架,比较结实。年数比较久,桌面跟地面一样,都有比较明显的磨损痕迹,但是并不影响使用。
白天室内光线比较充足,一扇门开在院内,一扇门临街,临街的墙上窗户比较大。8月13日下午,记者去看的时候,窗帘已经放下,室内的顶灯没有开。顶灯比较简陋,16盏灯,每盏灯有三根荧光管,无色金属反光罩。
有读者告诉《老叶较真》记者,这种金属反光罩对增亮有效果,但是比较刺眼。“我们看书时间长了,有时候仰着头闭目养神。一睁眼,灯光就很刺眼。完全不是护眼灯的模式。”
这位读者说,他去过市内很多图书馆阅览室,有比较才发现差距很大。“很多图书馆不仅仅设施比较新,而且在灯光和座位角度等方面都很注重细节,为读者贴心考虑。有些自习室,顶灯比较暗,但是桌面灯光适度,灯管在桌面上位置较低,读者抬头的时候,目光落在灯管上方那个比较柔和的光线区间里,有利于我们护眼放松。比如和平公园里那个和平书院的自习室,灯光就是这样的。”
至于三楼自修室,读者反映的问题是灯光昏暗和桌子不稳当。
这间自修室空间比门口那间大很多,摆放19张条桌,还有大量空余空间。灯具依然是荧光灯管,增亮灯罩,灯管略长一些。由于记者去查看时自然光线还比较充足,无法判断灯光是否昏暗。但是桌子不稳却是事实。
桌子是复合板铁架支撑结构。黄色复合板厚达4cm,比门口自修室桌面2.5cm厚很多。但是,该条桌支架跟地面呈矩形,稳定性不够。记者看到,自修室最后一排左侧有一张桌子,桌面与地面成倒直角梯形形状,一只金属桌腿向内收缩,导致桌子不稳。
室内环境比较脏乱
在主楼的一楼,有一间报刊阅览室。记者去的时候,有不少老年人在里面读书看报。跟前两间自修室一样,这间阅览室的地面也不太干净,很多橱柜上积了一层灰。记者伸出一根手指在柜面上一摸,立即露出一道明显的痕迹。显然,这些橱柜很久没有被擦拭过。
陈列杂志的橱柜有很多格子,但基本上都是空的,隔板上积了厚厚的灰尘。在服务台边,一只很多格子的橱柜里,部分格子里塞着不少生活垃圾,有饮料瓶,有方便面、酱豆干以及其他零食的包装袋。玻璃隔板上的灰尘也积得很厚,看上去很脏。
报刊架上、书架上的报刊书籍被堆放得横七竖八,杂乱无章,以致折面翘角,书籍变形。
读者陈女士在阅览室门口向记者吐槽:“设施设备陈旧一点,甚至有些破损,如果把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都能接受。就好比家庭条件不宽裕的人,穿一身朴素的衣服,干干净净的,也给人清清爽爽的感觉。对读者来说,这是一种生活态度;对图书馆来说,这就是服务细节。现在我们这个图书馆,旧是旧了点,但是不能搞得这么脏。毕竟这里是文化生活场所,是我们公共的活动空间。”
记者在三楼自修室看到,沿着墙根,有部分电线裸露在外,给读者一种不安全的忧虑。这间自修室的后面,有一个墙角大面积起皮,霉斑遍布,疑似是雨天渗漏所致。
镇里计划对桌椅等进行更换
川沙新镇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石立告诉《老叶较真》记者,川沙新镇的图书馆除了川黄路157号的新川沙图书馆外,还有位于新川路555号的川沙少儿图书馆,以及位于六灶的一个社区图书馆。三个馆都比较老旧。六灶的社区图书馆实际上已经承担了老年人活动室的功能。
石立向记者讲述了新川沙图书馆的历史沿革。该馆的前身是1959年建立的川沙县图书馆。上世纪80年代搬到川黄路157号,也就是现在这个位置。浦东新区成立后,川沙县改成川沙新镇,县图书馆就改名叫浦东新区川沙图书馆。2004年的时候跟浦东新区图书馆合并,成了浦东新区图书馆的分馆。两年之后,2006年的时候,又隶属于川沙功能区,就是现在的川沙新镇。虽然该馆2018年经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三级图书馆”,但就目前来说,还是一个镇级图书馆。
新川沙图书馆的场馆面积大约1900平方米,少儿馆也有大约2400平方米。石立说:“相比于同级图书馆来说,每年我们的财政投入不算少,但是场馆规模比较大,平均投入又没有同级图书馆多。这就导致部分设备设施跟不上读者的要求。”
石立说,其他街镇图书馆,有些是跟党群服务中心在一起,跟其他功能区一起升级。而川沙新镇的三个图书馆,都是独立的建筑。设施更换和场馆升级,需要单独做预算。
针对最近读者反映灯光问题和桌子不稳的问题,石立表示,已经对桌子进行了排查,撤换了损坏的桌子。同时已经向镇里反映,计划更换自修室里的桌椅,尽力提升读者的使用感受。
关于场馆环境卫生问题,石立说,走廊楼梯厕所以及两间自修室的公区,都有专门的保洁员维护;阅览室以及对外借阅室的卫生,由管理员负责清理。
文/晨报记者 叶松丽 实习生 陈乐融
图/晨报记者 张佳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