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我们采访了梧桐区的深夜便利店,见到了年轻人的活力、恋爱的萌芽、打工人下班的那杯啤酒,也在深夜被哲学三问叩击。
过去一年,我们踏进不同的便利店,感知到了便利店与便利店之间的不同,不同的街区承载了不同的氛围。
于是今年,我们再次在深夜踏入了便利店。
一
黄浦区西藏南路上的这家罗森很大,放置了8、9张桌椅。
桌上有客人留下的啤酒、盒饭。
有人在这里拿出方格稿纸写文章,有人在学习炒股,有人在这喝下几听啤酒,也有人似乎住在了便利店里。
晚上11点10分,小赵在学习,面前是iPad和写满单词的笔记本。
“我白天在公司实习,晚上要学习。”
“我住在旁边那个青年旅舍,我觉得来便利店学习,一个人更安静一点。
小赵住在对面的登巴客栈,8月初,四人间工作日109元/晚,周末135元/晚。小赵住一个月青旅床位的包月价是2300元,折算下来77元/晚。他也考虑过住酒店,同样环境的酒店要5000元左右。
“这个只要2300,是一半。如果短租一个房子,我还要买床单、被罩、被子什么的。那不如来这边,青旅都是现成的,每天有人收拾。青旅的厕所,人家都给你打扫得很干净。”
小赵在安徽读大学,这是他在上海的第二周。
工作日白天,他通勤半小时去实习,10点上班,他会提前几十分钟到公司,先学习一会。
晚上,他基本都会来这家罗森,备考雅思。
“我在学校有图书馆嘛,这边没有,我就想找一个一个人学习比较安静的地方。”
相比自习室或者星巴克,小赵认为便利店最适合自己学习。
“我在这边学习,戴上耳机,跟自习室是没区别的。这边免费,晚上想吃点东西,喝点东西(都能买到),离住的地方也近,对我来说其实比自习室合适。”
“我有时候白天也在那边的星巴克学,星巴克确实安静一点,但是晚上关门比较早,我今天晚上要学到11点的话,我就只能在这里了。”
“我觉得便利店是一个很便民的地方,24小时营业,也有盒饭、有吃的,晚上也有热的东西喝。”
“不管消不消费,都可以在这,店员也不会讲。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伟大的发明。”
小赵当天学完回青年旅舍之前,还在便利店玩了会儿手机游戏。
“这其实就是大学生经常干的事情,我感觉在图书馆打游戏,也比在宿舍打游戏强。”
“虽然都是休息,但是在这里我虽然打一会儿游戏,但我可以学一会儿。在宿舍打游戏,一点都学不了。”
小赵还没有空在上海游玩,连周末也在便利店吃饭学习,他在上海的日子就是“实习,学习,实习,学习”,还有一个月,他就要考雅思了。
祝他考出高分。
二
晚上10点半,95后小沈正在陆家浜路上的“全家便利店”自助结账,他买了酸奶和维他奶。
“我刚刚健身房回来,买点吃的回去,补充蛋白质、能量。”
小沈一周会来便利店4-5次,其中3-4次是在健身房回来后,一般消费饮料、酸奶、豆制品。
当天是周五,小沈并没有出门玩。回家后,他准备吃点东西、洗个澡,睡觉了。
他一般12点之前睡,生活规律。
三
晚上12点,当小沈已经睡下,小陈刚从大林路的罗森买下一个冰淇淋甜筒。
“我刚吃过饭。我平常休息得晚,一般凌晨2点(休息)。”
“我过夜生活。”
刚读完大一的小陈,是骑着电瓶车出现在便利店门口的,踏板上有一个外卖箱。
“我在做暑期工,已经做了有1个月了。”
“我跑的是众包,一天大概跑5、6个小时吧。”
“中午很少跑,但是中午很赚钱。”
之所以中午不跑外卖,是因为“中午起不来”,“我凌晨2点睡觉的话,我至少得睡到下午2点。”
距离睡觉时间还有2小时,小陈准备回家刷会儿抖音。
采访的这天,小陈刚和朋友打完篮球,吃了一碗鸡杂面。
他经常来这家罗森,也很喜欢罗森。
“品种比较多,它的三明治我也比较喜欢吃。我去年也打过暑假工,我在徐家汇那边上班,下班后,我都会(在罗森)买个三明治吃。便利店方便、便宜、时间快。”
小陈一天会在便利店消费几十元。
每天的收入是:“众包能赚个一两百块钱,因为我是兼职吧,又不需要压力太大。”
如此,他一天能攒个100多元。
小陈给人的感觉是笃悠悠,笃悠悠走进了便利店,笃悠悠说话。
但这不是他白天上班的状态,上班的状态是“特别赶”“很急”。
“我跑的是蜂鸟众包,配送时间有点短,其它还蛮好的”。
四
小陈对这家罗森的观察,也是我们的观察。
这家罗森生意很不错,即便是凌晨,短时间内店里也会有4、5个客人。
有人买下两听啤酒、有人买卫生巾,买的最多的是饮料。
陈先生在晚上12点多,买下一杯现磨咖啡。
“(家里人)在看病,在住院,晚上要在医院陪夜,所以说晚上我需要喝点咖啡。”
这家罗森边上,是红房子妇产科医院。
陈先生不是第一次来这家便利店。
“我经常过来。她是需要化疗、挂水之类的治疗,我就经常要陪夜,陪到很晚,基本上要陪到凌晨左右。”
白天,陈先生会在附近的瑞幸买咖啡,但是深夜,“只有这边罗森可能有咖啡”。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大约半年。“半年左右治疗吧,基本差不多了。”
五
小张和小张是老乡,晚上12点左右,他们骑着电动车来到罗森,在店里转了转,和店员熟门熟路地唠了会儿嗑,买走一瓶雪碧。
站在右边的小张在附近的燕窝店上班。“因为这边孕妇坐月子要吃啊。”
小张和小张是发小,他们老家在安徽。
左小张9点半下班,回寝室吹了会儿空调。晚上12点,右小张下班后,接左小张一起来了罗森。一会儿,他们准备去打台球。
“我们经常来(这家罗森),我们店就在前面,我经常来。”
“有时候有优惠,(店员)也会叫我们嘛。”
前些天,罗森有“满119减50元”的活动,小张也来参与了促销活动。
“什么贵,拿什么东西。”
“没吃过的,都拿一遍呗。”
买的都是零食,结果一天就吃完了。
在燕窝店上班的小张,几乎每天都来这家罗森。“就按这个点来,偶尔不来,也就休息那一天没来。”
小张平均一次在便利店消费十几到二十元,饭也经常在便利店买,最推荐“蟹黄拌面”盒饭。
据小张观察,晚上在便利店消费较多的是避孕套,其次还有烟和酒。
六
晚上12点多,小江捧着刚泡上的泡面,走出了便利店,他是来上海旅游的。
小江住在便利店对面的青年旅舍,直到晚上才出门游览。
“今天没去哪里玩,就在青旅睡觉了。白天太热了,紫外线太高了。”
“(晚上)出来看看上海的夜景啊、黄浦江啊。”
夜游上海,小江的感受是“挺繁华的”,“跟我在其它地方看到的不一样”。
“就感觉上海这个地方,好像……好像我个人是融入不进来的。”
“就是觉得上海的精英人士太多了吧。”
夜游之后,小江饿了,就走进了便利店,买下了一大瓶水、泡面、卤蛋、火腿肠和辣条。
“哈哈,就是泡面组合嘛。”
七
每次做深夜的选题,都让平常没有夜生活的我们产生一种兴奋感。
深夜的上海街头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冷清。
我们看到了这个城市白天没有的生龙活虎与松弛,也看到了深夜打工人的辛苦与疲惫。
当然到后半夜,我们的心脏也开始突突跳。
然后,我们看到早餐店开始备餐了。
文/晨报记者 姜天涯 图/晨报记者 姚祖鸿 姜天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