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修改手机虚拟定位,再用插件“假装”自己在机场、火车站长时间等客,机场候客区明明只有几十辆网约车,平台却显示百余人排队。日前,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破获“提供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工具案”,三人通过在手机内写入多个作弊程序,对外出售给网约车司机,用于远距离抢夺平台高价大单,从中非法获利8万余元。三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嘉定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7月初,“滴滴”平台向嘉定公安分局网安支队报案:司机举报有人兜售“抢单机”,可虚拟定位、篡改排队时长,严重影响派单公平。平台技术核查发现,部分账号在并未驶入机场、火车站等热力区的情况下,系统却显示其“长时间等单”,且一现身就接走高价大单。
嘉定警方成立专案组,迅速锁定藏匿于本市多地的陈某、韩某、范某。7月30日集中收网,三人被一举抓获,缴获已写入作弊程序的二手手机30余部。
经查,该团伙网购低价旧手机,破解植入“虚拟定位+时长累积”程序,伪装成网约车司机的“一体机”,以1800-2000元价格在线兜售,而成本仅400至500元。自2024年3月以来,累计售出50余台,违法所得8万余元。
嫌疑人韩某供述,自己本是一名网约车司机,年初为抢大单高价购入“一体机”,发现利润惊人后转而加入贩卖行列。“以为只是帮司机‘走捷径’,没想到触犯刑法。”目前,陈某等三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网约车平台配合警方对涉案司机账号进行封控,已修复排队算法缺陷,并升级风控模型。平台负责人表示,将常态化监测异常定位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维护司机群体公平竞争环境。晨报记者 陈 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