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演出展览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爆款话剧《仲夏》安福路开演,将持续陪伴观众至本月27日

看35+男女如何“人生重启”


当爱丁堡的仲夏夜雨滴落在上海安福路的舞台上,一场关于“人生中途是否能重启”的浪漫对话正式拉开帷幕。

9月6日晚,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后浪新潮演出季重磅剧目——爱丁堡边缘艺术节热门话剧《仲夏》中文版,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D6空间迎来首演。这部融合了剧情、音乐与人生思考的作品,将持续陪伴观众至9月27日,用轻松幽默的叙事,为都市里迷茫的成年人递上一份“治愈答卷”。

一人分饰多角

16个酒桶搭出“移动爱丁堡”

“爱情伤透你的心,不管你做得对不对”,首演当晚,伴随着演员龚晓、贾景晖抱着吉他自弹自唱的原创歌曲《爱情伤透你的心》,《仲夏》的故事在雨夜的爱丁堡酒吧悄然开启。35岁的女律师海伦娜,深陷地下情的困扰;同龄的鲍勃,靠为黑帮贩卖赃车谋生——两个看似毫无交集的人,因一夜情意外绑定,在四天四夜里经历了黑市交易、教堂事故、街头追逐等荒唐又惊险的奇遇。

舞台上,龚晓与贾景晖两位相识多年的“老友”展现出极强的默契。他们不仅要在“说故事”与“演故事”间无缝切换,还要一人分饰多角:前一秒是纠结的主人公,下一秒就变身凶狠的黑帮老大或稚嫩的孩童,甚至用类似说唱的方式串联剧情,让整场演出充满新意。

值得一提的是舞台布景的巧思。资深舞美设计师王晶用16个充满英伦风情的酒桶,搭建出一个“机关重重”的舞台——翻转、组合间,爱丁堡的酒吧、餐厅、街道、教堂,甚至女主角的公寓、梳妆台都一一呈现,简洁却充满想象力,让观众仿佛跟着主人公穿梭在异国街头。

35岁的迷茫与勇气

台词戳中都市人痛点

“那一刻,突然感觉自己正螺旋坠向黑洞”,剧中海伦娜的台词,让不少观众产生共鸣。饰演这一角色的龚晓坦言,自己35岁时也曾经历过类似的迷茫:“每个人都期待爱情和美满的婚姻,但现实往往不如想象中美好,那种孤独、窒息的感觉,我太懂了。”而这部戏最打动她的,正是传递出的希望:“无论多大年纪,我们都有改变的可能,只要愿意朝着更好的方向走,人生就不会被禁锢。”

贾景晖则从鲍勃的角色里看到了中年人的压力:“上有老下有小、房贷、工作不确定性、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这些琐碎却真实的烦恼,每个成年人都在面对。”但他认为,《仲夏》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用沉重的方式讲述困境,而是用幽默化解苦涩:“笑着笑着就懂了,原来大家都不容易,可正因为不容易,‘改变是可能的’这句话才更有力量。”

正如剧中反复强调的“Change is possible”(找回/改变是可能的),这部戏没有刻意说教,而是让观众在笑声与感动中,自然而然地思考自己的人生:在35+的“中途停车点”,是否该停下脚步,看看过去、现在与未来?是否还有勇气去改变现状?

原版曾获《纽约时报》盛赞

中文版十年后温暖回归

作为一部曾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的作品,原版《仲夏》2009年首演于爱丁堡边缘艺术节时,就成为当年的热门剧目,收获多国媒体四星推荐。《纽约时报》评价其为“爱丁堡边缘艺术节上最杰出的演出”,《环球邮报》则称赞它“用轻松的流行歌曲和动人的幽默,让浪漫无处不在”。

这部剧的成功,离不开苏格兰编剧大卫·格瑞戈扎实的剧本——他用一个爱情故事包裹了全球性的人生话题,作品曾登上伦敦皇家宫廷剧院、英国皇家国家剧院等知名舞台;而苏格兰独立音乐人戈登·麦金太尔创作的《我们之间只有分毫的距离》等歌曲,更是与剧情完美融合,成为打动人心的“情感催化剂”。

对上海观众而言,《仲夏》并不陌生。2014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首次推出中文版,就收获好评无数。十年后,该剧复排,龚晓与贾景晖从台下观众变成台上主演,两人都直呼“庆幸没有错过”。复排导演谢帅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演出,让更多当代都市人在剧中看到自己,找到面对生活的勇气。

【小贴士】

据悉,本轮《仲夏》演出将持续至9月27日,具体时间安排如下:每日19:30开演(周一、9月11日、9月18日无演出);9月13日、20日、27日加演14:00下午场,周日仅14:00下午场。演出地点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D6空间(安福路288号六楼),票价分为180元、280元、380元三档,建议16岁以上观众观看。

晨报记者 邱俪华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