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美术馆(浦东馆)近期推出新展“橙黄橘绿时”,展出一批来自私人收藏的油画、水彩、水墨、雕塑作品,其中包括《青瓶红菊》(潘玉良1950年代晚期作品)、《秋波双亭》(周碧初1960年代作品)、《喝水的农民》(罗中立1993年作品)、《秋色》(王稢音2002年作品)等40余件油画、水彩、水墨、雕塑作品,跨越20世纪中叶至今,透过应季花卉、人文景观、水岸自然、秋收农忙等题材,呈现创作者各自珍视的秋日景致与意趣。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即农历秋末冬初,出自宋代苏轼《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诗人以此劝友人积极面对生活。橙黄与橘绿两种色彩的过渡,展现了生命节律、季节更迭,在收获的季节,我们以此展赞美祖国金秋,歌颂劳动丰收,以此题勉励观众友人们珍惜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
在展厅之中,陈列着一幅出自中国油画先驱者之一周碧初之手的佳作——《秋波双亭》。这幅画作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以细腻笔触勾勒出秋日水岸边亭台的秀丽景致,画面中洋溢着印象派那标志性的明快色调,笔触亦是轻盈灵动,令人观之顿感心旷神怡。
不远处,上海画家王劼音的作品《秋色》同样引人驻足。在这幅画里,王劼音大胆创新,将西方抽象画中常见的大面积块状色彩,与中国传统绘画里飘逸洒脱的写意线条巧妙融合。在他的笔下,花草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于洒脱不羁的笔触间肆意摇曳,尽显秋之韵味。
而辽宁画家陈树中的作品《野草滩的农忙时节》,则宛如一首热烈的“橙黄”诗篇。陈树中始终钟情于北方农民题材的油画创作,在这幅画中,他以独特的艺术视角,生动地描绘出农忙时节野草滩的热闹景象,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丰收气息。
此次展览中,潘玉良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晚期的《青瓶红菊》得以展出。潘玉良是20世纪早期在中西画风融合方面具有开创性贡献的艺术先驱,同时也是中国留法艺术家群体中的杰出代表人物。她在艺术创作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才华与广泛的涉猎,于油画、水墨画、素描、版画、色粉画、雕塑等多个艺术门类均取得了显著成就。
展览将持续至11月30日。
晨报记者 舒晓程 殷子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