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和女人第一次约会在经历好奇、试探、怀疑、犹豫等百转千回的心理过程之后,终于情难自禁决定进入最亲密的阶段时,电影居然采取了突破想象力的表现手法,整个过程中两人颅内的情绪分身,一边四个,总共八位“嘉宾”开始展开“实时弹幕”进行点评,支招,最后的结果是皆大欢喜。这就是刚刚引进国内院线的意大利电影《关于约会的一切》。它由9年前小成本创造票房奇迹,被多语言翻拍的《完美陌生人》原班人马打造,导演保罗·杰诺维赛带来当年卡司中的部分演员重返片场。97分钟的片长非常友好,豆瓣评分已经达到8.1,由此可见它是有些厉害的“东西”。
故事哪里是成年男女在酒吧邂逅兴之所至的约会,简直是一次价值观的“团战”,约会只是“辩题”,是两个情海历劫的罗马男女“赌”上自己漫长的成长期关于爱情、人生、梦想乃至性,所有知识、经验以及价值观的较量。约会发生时间的设定就是全球经济下行的当下,女主劳拉的家住在天花板倾斜的老式公寓顶楼,目测光线不佳,她为了招待男主皮耶罗是在烤箱里准备了千层面。皮耶罗一半为了“宽慰”她,一半或许也为了挽尊说,自己厌倦了在周末餐厅约会,人多且不尽兴。但双方在谁应该主动倒红酒时都犹豫了一下,因为谁也不想自己看起来像低姿态的招待,最后还是劳拉倒了。在进门的时候,皮耶罗带来的是一捧代表勇气的雏菊,劳拉说很少有人会送这样的花来约会,而不是更有显示度,更符合主题的花。约会的成本已经悄无声息地进入两人的考量中,一捧雏菊、烤箱里的千层面,自己动手倒的红酒,他们的筹码在物质上捉襟见肘,只能寄希望于厚积薄发的价值观了。
在劳拉的脑里有一位身穿套装,不苟言笑的女嘉宾,她曾经劝说劳拉约会身穿印着切·格瓦拉头像的T恤,她是女方约会中最大的阻力,其实她可以有具象化的指代,就是两次在台词中出现的文化名人,意大利重要的思想家与艺术评论家,卡拉·隆齐(Carla Lonzi),她的名著《我们唾弃黑格尔》也曾经被“那不勒斯四部曲”提到并奉为经典。劳拉在读大学的时候深受其影响。课题就是如何让自己在约会中显得不那么“爱男”甚至“慕男”,不允许自己有任何低姿态的表现,为此她讽刺皮耶罗在内的男性并不会盲背出女人的服饰细节,关心的只是约会时干什么。
激情过后,劳拉岔开话题突然说一句想养狗,后悔不已,皮耶罗以为对方讽刺男人像狗甚至不如狗贴心,但实际上这已经是劳拉脑洞清奇的反射,是发出邀请对方真正进入日常私领域的信号。本来,就像劳拉所说很多人事后保持沉默,是一种体面的惯性。谁也不敢率先破坏规则,谁主动谁被动。在故事的结尾,套上切·格瓦拉T恤的劳拉似乎要从过去的激进思想中获得内核稳定的勇气,但她还是“输”给了自己真实的需求,她再也无法忍受醒来还是一个人的寂寞,她打开门接受了勇敢返场的皮耶罗。此时,双方的嘉宾团偃旗息鼓,意识到活在当下的必要性。电影最后给出一个看起来并不炸裂,温柔的解决方案,不如大家一起煮面条,明天过后再说吧。我们巧合生活在一个追求速度、效率和性价比的时代,当相爱的人跨过音浪,有幸拥抱在一起时,爱情最美好的样子就是此刻他们感受到的全部,脆弱与易朽成就了爱情的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