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说法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车主找“易丰运车”托运汽车碰到糟心事——

滞留20天未发车,验车时有划痕争议



“易丰运车”如何回应?请扫码阅读

新疆结束自驾游后,在“易丰运车”微信小程序下订单,要把自己的理想L8 Max汽车尽快运回上海。万万没想到,车不仅在乌鲁木齐滞留了20天,还出现了托运期间胎压持续达到4.9bar、验车时有划痕出现争议、送车上门的工作人员又擅自把车开走等一系列糟心事。

更让客户后怕的是,尽管当初客服人员表示预估13-14天左右就可以送到,但实际的电子合同里并没有约定运车期限,“这让我非常后怕,因为如果车子100年都送不到,按照这个合同,消费者好像也没什么办法。”

下单:托运汽车卡在乌鲁木齐20天没挪动

今年8月上旬,吕女士通过“易丰运车”微信小程序下单托运一台理想L8 M ax,要把车辆从新疆喀什运到上海浦东。合同显示,起运日期为8月13日,包含上门取车、送车上门,保险金额为30万元。运输总价为2600元,其中200元为定金,货到后付款2400元。

“我看到电子合同的时候其实愣了一下,因为发现没有写送达期限。但是按照他们的下单流程,要先下单付费200元才能到签合同环节,我想着不签就运不了车了,再加上‘易丰运车’客服跟我们说过预估是13-14天,所以最后我就还是签了字。”吕女士回忆。

“易丰运车”小程序显示,8月16日,吕女士的车辆就到达了乌鲁木齐,然而,直到今年9月4日,20天过去,该车还在乌鲁木齐没有挪动。

在此期间,“易丰运车”小程序曾提示称:“因内蒙路段,交通管制,板车无法上高速行驶,车辆在乌鲁木齐滞留,您的车辆到达时间可能会延迟。管制解除后,在保证您车辆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我们会快马加鞭将您的爱车送达目的地。”

而吕女士通过微信向“易丰运车”客服询问情况时,得到的解释则是:“因为行业整顿,之前9、10(车)位的都属于违规板车,国家管控不允许上高速,现在在安排合规板清车……由于所有车辆滞留时间都比较久,因此都是按抵达乌鲁木齐的时间一一排队安排的。”

新闻晨报·申度新闻记者查询到,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制定的《车辆运输车专项治理行动方案》(简称《方案》),于今年7月公开。

《方案》提到:“为进一步规范车辆运输车运输经营行为,维护整车物流市场秩序,防范道路交通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自2025年7月起至2025年12月底,联合开展车辆运输车专项治理行动。”

根据《方案》,按照有关要求,平头铰接列车装载超过6辆、长头铰接列车装载超过7辆、中置轴车辆运输车装载超过9辆的车辆运输车,均被认定为违法运输车辆,禁止驶入高速公路。

“其实我下单的时候已经是8月,相关的行动方案早已公布,易丰运车完全可以提前评估局面,说明状况,早点部署合规的板车,让消费者自由选择。”吕女士表示,对此她虽然有些着急和不满,但后续发现的问题,才让她真正紧张起来。

途中:处理轮胎失压后却飙至爆胎风险

9月2日下午,吕女士的车辆在乌鲁木齐滞留期间,她通过理想汽车的官方APP发现,车子的右前轮胎、两个后轮胎突然提示胎压过低,甚至有轮胎的胎压低至1.5bar以下。

考虑到车子已经滞留多时,且合同上又的确没有约定送达日期,吕女士也请人去“易丰运车”营业执照上登记的地址看过,发现并没有实际的办公场所,吕女士心里直打鼓,于是一边向“易丰运车”反映情况,一边询问对方的实际经营地,“对方一直没有直接透露办公场所在哪,并安抚说会处理,我们也就只好等他们处理。”

9月3日上午,有自称“易丰运车”售后的人员联系吕女士,称已安排现场物流人员进行了打气,并拍摄了车辆在停车场地的视频。

然而,当天晚上吕女士就发现,车子的左前轮胎原本胎压正常,打气后成了4.5bar,后续随着白天气温升高,更是一度达到4.8、4.9bar,“我们车子的标准胎压是2.5bar,4.9bar已经存在极高的爆胎风险,更别提板车都是好几辆汽车一起运输,如果爆胎,可能还要波及其他车辆。出于安全考虑,我们赶紧联系售后人员,让她通知现场物流人员给轮胎放气。”

吕女士表示,多番催促下,售后人员先是表示大板车已经在行驶途中,需要方便停车时才能放气,但吕女士的丈夫通过理想汽车的摄制功能,拍到车子在停车场里。之后,售后人员又屡次表示,物流人员称已经放过气,可理想APP又始终显示胎压在4.5bar以上。

“9月5日,易丰运车小程序显示车子终于从乌鲁木齐发出,9月6日到了广西的东兴市,9月7日到了河北,9月8日到了上海。直到车子已经到上海,理想APP都还是显示胎压在4.5bar以上。”

吕女士表示,她多次怀疑物流人员是否真的处理,“售后说,他们打理想官方客服电话问过,理想说车子要开10分钟才能显示正确的胎压。但是我也问了理想4S店,对方说不存在这个情况。而且我看到的胎压确实是随着气温变化同步有细微变化的,在他们要给我送车前,胎压也恢复正常了,我有理由怀疑他们其实是准备要开车了所以才把气放了。”

吕女士表示,因为担心轮胎在连续高压状况下出现问题,再加上合同也注明“接车时应当场仔细检查车辆外观及车内物品是否有完好,如存在问题,委托方应当场提出;否则一切后果由委托方自行承担,承运方概不负责”,因此,在接到9月8日车辆已到上海的通知时,她和“易丰运车”售后商量,是否可以将车送去理想4S店,确认车子没问题,再交尾款、交车。

“对方拒绝也就算了,还表示既然我怀疑轮胎有问题,车子他们也不敢开了,让我自己去嘉定的一个停车场去拿车。”吕女士再三强调,合同包含了送车上门服务,最后,在吕女士的坚持下,“易丰运车”答应由代驾将车送至吕女士原定的地址。

送达:对划痕有争议送车人员竟将车开跑

吕女士表示,9月8日晚,“易丰运车”的送车人员的确将车送到了指定的位于浦东新区的停车场,本以为车子已到眼前就万事大吉了,没想到还有更大的风波。

“我们查看车辆发现,车子三面都有划痕,送车人员一开始不认,我们拿出收车时拍的图,上面没有划痕。他看了又说可以擦掉,他就自己拿湿巾用力擦,结果就是没擦掉!”吕女士表示,事实就摆在眼前,“易丰运车”方面还是不认,为避免事后说不清楚,她只能报警。

“很快民警就来了,我们邀请送车人员一起去派出所报案留证,他说他不去,民警也说报案的话我们去就行了,我和我老公就跟着警车要去派出所做笔录。我们还特意和送车的人员说,我们留一下证据就回来,还是可以收车的。而且我也是打算付尾款的,留了证据事后索赔就可以了。”

可是,民警和吕女士夫妇前脚刚离开,吕女士就在理想APP通过定位看到,送车人员竟然擅自启动了她的车跑了。

“民警得知后调头去追,我们也在警车上赶紧给这个送车人员打电话,结果他就是不接,开得也很快,后来直接开过了江到了浦西,我们眼睁睁看着车子又回到了‘易丰运车’手上。”吕女士表示,过了几分钟,售后才发消息承认正是她让送车人员将车开回去,还表示觉得吕女士故意在车上泼水让划痕显眼,并称还未收车,他们有权将车开走。

吕女士哭笑不得:“水渍是送车的师傅自己要证明划痕可以擦掉,用湿巾搞的,要不是他们不承认有划痕,我早就付尾款了。我后面看这个售后情绪激动,我还要安抚她,她可能也回过味来了,说可以帮我送去抛光划痕,第二天我也的确拿到了抛光过的车。”

体验:问合同能否加送达日期销售不接茬

回顾整件事,吕女士觉得,从签订运输合同开始就已让她无比被动,“最明显的问题就是,这个合同没有约定送达期限,那是不是100年后送到,我也拿他们没办法?而且问到地址,他们告知的也是营业执照上的位于金山区的注册地址,而非实际经营地址,我线下都找不到他们。车钥匙在他们手上,滞留了那么多天,我这边也无法掌控现场的物流人员对我的车做了什么,完全没有任何保障。”

吕女士还透露,在和售后沟通过程中,对方表示,吕女士签订的运输合同本就是不限时合同,故运输方不存在违约,如果要指定日期送达,应当购买“小板车”或“指日达”服务,但价格也会更贵。

9月8日,记者以普通消费者身份,在“易丰运车”小程序上留下了需要运车的需求,记者注意到,小程序上并无板车款式供选择。

记者随意填写了城市、日期和车型后,很快,有自称“易丰运车”的工作人员联系记者,简单介绍了业务和下单流程。在工作人员发的流程图中,只有很小的合同模板截图,放大后要看清具体内容相当费劲。

之后,工作人员又给记者发了一个在线下单的二维码,记者扫描后,发现只有消费者自己要填写的信息,并无类似“指定日期送达”“小板车”这样的可选项。记者还注意到,要下单后才会生成电子合同,而下单界面的提交按钮却写着“下单并支付200元”。

记者于是多次询问上述“易丰运车”工作人员,是否可以在合同中写明送达日期,可是,工作人员既没有推荐所谓“指日达”“小板车”这样的服务,也没有同意在合同里写明送达日期,并解释称“物流时效是大概预估的,没有固定的时效,就跟淘宝上买东西一样,也没有说哪一天就一定到的。”

对于没有规定送达期限的合同能给消费者足够的保障吗?

上海信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蒋振伟律师表示,如果运车合同中没有规定送达期限,这对消费者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意味着消费者可能无法向运车公司主张逾期送达的违约责任,对运车公司来说,少了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如果超出销售预估时间迟迟送不到,消费者在合同没有期限的情况下,维权会增加不少障碍,因为在没有合同依据的情况下,消费者只能将销售“预估”的时间作为双方对于送达时间的约定,而这个约定能否视作双方之间达成的合意有待商榷。

晨报记者 姚沁艺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