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观影

版面概览

上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沪语电影《菜肉馄饨》预告片正式公布

“馄饨已经包好了”

电影《菜肉馄饨》制片人顾晓东(右一)与导演吴天戈(左一)
电影《菜肉馄饨》剧照
在电影《菜肉馄饨》当中,周野芒饰演退休工人老汪

10月13日,沪语电影《菜肉馄饨》预告片正式公布,而该片也有望在近期上映。透过镜头,提前感受热气腾腾的菜肉馄饨背后,藏着怎样的亲情、友情与上海记忆。光影流转间满是生活的温馨和妙趣横生的情节,激发了观众对影片的强烈期待。

本期新闻晨报《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就此采访了电影《菜肉馄饨》的主创团队和部分演员。

主创团队和演员分享《菜肉馄饨》

10月12日晚,即将上映的沪语电影《菜肉馄饨》亮相2025上海国际光影节·黄浦系列活动之外滩光影艺赏会,电影《菜肉馄饨》的主创团队和部分演员来到现场,进行了精彩表演并分享了影片的创作初衷。活动现场提前放映了电影的先导预告片,这支预告片于10月13日正式公布。至此,这部沪产电影也终于向期待已久的观众揭开了面纱一角。

电影《菜肉馄饨》制片人顾晓东向记者分享了电影创作的初衷。有意思的是,距离电影编剧金莹第一次发剧本给他快过去5年了,而那天时间是2020年的10月28日,与菜肉馄饨结缘也正是因为同名小说《菜肉馄饨》,小说刊于《上海文学》的2020年7月号。

据顾晓东回忆:“2019年7月,金莹将《菜肉馄饨》小说发给我看。没过几天,我就把这篇小说看完了。我就在微信上告诉她,很有味道。当时我还发了一个朋友圈,就是一碗馄饨,边上放了打印出来的小说。我觉得文字很有电影感,我就问金莹是否愿意改成电影剧本?结果一年之后,她就把改好的电影剧本发给了我。”

作为上海人,顾晓东个人非常喜欢小说《菜肉馄饨》的名称:“小说写得非常好,有上海味道,也有烟火气。因为菜肉馄饨就是上海人的情感,上海的千家万户,每家人家包的都是自己的菜肉馄饨。”

谈到这部电影的最新进展情况,顾晓东笑着告诉记者:“片子已经做好了,馄饨也包好了,我们希望能够尽快端出来给上海的观众,希望大家品尝我们用心包的这碗馄饨。”

导演吴天戈向记者坦言,他个人非常喜欢《菜肉馄饨》这个故事。“小说的作者本身是上海人,所以她在写作时提供了许多上海人身边的细节,很接地气,而我们邀请的演员都是老上海,我们和这些演员在一起进行一次再创作,碰撞出很多的火花来,通过他们把这部戏呈现给观众。”

作为电影《菜肉馄饨》编剧,上海广播电视台真实传媒导演金莹12日当天也参加了活动,她表示:“作为原著小说作者和编剧,听到自己写的关于外滩的文字在外滩被野芒老师朗诵得如此深情,心中有种奇妙的感觉,仿佛跟着这些文字一起回到了原点,然后又一起飞升了,一种特别的原汤化原食。”

金莹告诉记者,2020年秋天把小说改成剧本之后,当年被列入促进上海电影发展专项资金青年编剧剧本创作项目(后合并进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今年,这个项目又获得了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青年编剧资助项目的落地制作。

据金莹透露,《菜肉馄饨》将会出书,原著小说将会和另外三篇以上海为主题的食物故事在电影上映时出版,而书名就叫《菜肉馄饨》,由果麦文化出版。另外三篇的人物和《菜肉馄饨》也有交叉,可以从故事里看到电影人物的更多侧面。

在活动现场,上海演员周野芒深情朗诵了《菜肉馄饨》原著小说片段,旁白用普通话读,对白则用上海话朗读。在电影当中,退休工人老汪(周野芒 饰)为了让儿子小汪(徐祥 饰)早点结婚生子,在爱人素娟(潘虹 饰)的启发下,去公园相亲角给儿子物色一名婚恋对象,在相亲角,老汪结识了老金(陈国庆 饰)、美琴(茅善玉 饰)、阿芳(王琳 饰)等人,自己也无意中卷入情感漩涡。

周野芒告诉记者,电影的剧本看上去是讲菜肉馄饨,其实描写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在周野芒看来,对于上海的本土文化要重视、要宣传,让大家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我自己的体会就是‘立根、寻根,最后要建根’,要把根立得足足的。只有把自己的(本土文化)做好,才能传播到全国去。而作为一个上海人,就是要抓紧分分秒秒、点点滴滴把它发挥出来,《菜肉馄饨》也是自己尽力的一部分。”

《菜肉馄饨》有了宣传曲

馄饨配方首次剧透

上海童谣唱作人王渊超为上海电影《菜肉馄饨》创作的《恋曲上海1980》于当天活动现场发布。在朗读之后,王渊超上台演唱了《恋曲上海1980》,回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谈恋爱的场景。

王渊超在电影当中饰演的是新郎的伴郎,谈到他对这部电影的期许时,王渊超表示:“这部电影的台词都是用上海话来讲的,非常有劲,故事也很好白相(好玩有趣)。现在的生活跟八九十年代的还是有些连接,有让人开心的地方,也有让人感动的地方,所以我也很高兴为电影创作了一首宣传曲《恋曲上海1980》。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到时候来看电影哦!”

市民倪启明曾参与了沪语电影《菜肉馄饨》的拍摄工作,电影里所有的馄饨都是他和妻子在摄制棚里现包现吃的,从“买汏包”(买食材、洗菜、包馄饨)到下馄饨,全程由他们负责。

谈到馄饨好吃的秘诀,倪启明向记者介绍道:“肉糜、菜、皮子的比例是1:1:1,也就是用一斤肉糜、一斤菜、一斤皮子来包馄饨,馅料只用新鲜肉与菜,馄饨皮子用黑皮,调料只有盐和鸡蛋,勿用葱姜酒,更加勿用味精或鸡精。当然,记忆当中最好吃的馄饨肯定是屋里向的味道。”

10月12日晚,倪启明的一位朋友参加了在外滩的活动,看到朋友身穿电影《菜肉馄饨》T恤衫在外滩的背影,倪启明感到非常兴奋。“上海人,用上海闲话,讲上海故事,故事里有我还有侬,最最适合一家门一道去看。”

沪产电影跨界合作

市民期待早日观看

据悉,作为一部沪产电影,《菜肉馄饨》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艺言堂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久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大光明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慧枫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音乐谷(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同出品,上海艺言堂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摄制,海南喜悦电影有限公司后期制作,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发行。

记者注意到,在商业推广方面,电影《菜肉馄饨》动作不断。在9月底,作为电影的跨界合作,《菜肉馄饨》与上海品牌蔡嘉推出了限定款“蔡菜盲盒”馄饨造型甜品。值得一提的是,《菜肉馄饨》上映后,观众凭电影票根可在蔡嘉享受特别优惠,电影以此来回馈影迷与食客。

此外,在10月21日,《菜肉馄饨》将以电影主题快闪店方式来到思南公馆,打造“菜肉馄饨”市民会客厅,不仅会邀请沪上文化界大咖来当“一日店长”,还会给市民留一块“黑板报”,以沪语电影讲述上海故事。

去年12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刘海波教授曾代表学会前往剧组探班,并与主创团队进行了交流。

对于电影《菜肉馄饨》预告片的发布,刘海波教授表示:“影片我还没看到,但大致了解到这是一部反映上海市井生活的沪语电影;那我当然希望这样一部上海味道很足的电影,首先能够获得上海观众的喜欢。其实这部电影的目标观众应该是中老年人,我想现在的电影市场上特别缺针对中老年观众的这样一些艺术作品,也希望这部电影能够作为探路者,召唤更多的中老年观众走进电影院,这对上海电影和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0月13日首发的预告片也在不少市民的朋友圈当中刷屏。上海作家何菲认为:“上海滩的熟面孔都在这部沪语电影里了。”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栏目主编方小婷对电影充满期待,她表示:“片中同款菜肉馄饨和衍生的糟肉配冷面已经吃过了,就等电影上桌了。”《旅游时报》副总编王路对此调侃道:“自从开拍电影《菜肉馄饨》,上海菜肉馄饨的销量大增!一碗菜肉馄饨,却是人人心里一段柔软的记忆!你喜欢的那碗菜肉馄饨是哪家店?” 晨报记者 严峻嵘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