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这句看似荒诞的话,却在现实中真实上演。9月4日中午,上海奉贤公安分局泰日派出所接到分局反诈专班预警线索,称辖区居民刘女士在农业银行柜台提取1.2万元现金时神色慌张、言辞闪烁,面对银行工作人员询问时说法前后矛盾,最终放弃取款离开,而刘女士在短短两天内已从卡内取走3.8万元,疑似遭遇电信诈骗……
接到线索后,民警立即电话联系刘女士,询问其取款用途,并火速赶往其居住地开展上门劝阻。所幸,刘女士虽已取出3.8万元现金,但尚未交给诈骗分子。面对民警询问,刘女士起初坚称取钱是为购买黄金,但在被问及资金来源时却难以自圆其说。民警检查其手机发现,设备已被远程操控,无法正常使用,明显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尽管已被深度洗脑,刘女士起初仍不愿相信自己被骗。民警耐心劝导近一个小时,结合真实案例详细讲解此类诈骗手法,刘女士才逐渐意识到自己所经历的“投资”过程与案例如出一辙,终于幡然醒悟。
原来,8月下旬,刘女士在网上结识一名自称“军人”的男子,两人迅速熟络。随后,该“军人”提供一个所谓的“钻石投资”网站,请刘女士帮忙操作账户。几天后,刘女士发现账户“盈利”可观,便在对方怂恿下注册账号,陆续充值近2万元。经过多日操作,账户显示“余额”已达4万余元。当她想继续投资时,却因积蓄耗尽无法追加资金。
此时,“军人”提出由“战友”转账5万元至刘女士银行卡,由她取出后交至指定地点,再由“跑腿”人员兑换成美金后充值至其投资账户。刘女士信以为真,在5万元到账后,分两次从农行ATM机取现3.8万元。9月4日中午,她再次前往柜台提取剩余1.2万元时,因行为异常被银行工作人员识破并报警。
经警方调查,所谓“战友”转账的5万元,实际来自云南普洱的一位电信诈骗受害者。若非警方及时介入,刘女士不仅将蒙受经济损失,更可能在不知情下成为诈骗分子的“洗钱”工具,沦为电诈帮凶。
在民警陪同下,刘女士将卡内剩余1.2万元取出,连同此前取出的3.8万元一并上交。目前,警方已将追回的5万元通过云南警方归还被害人。
警方提醒:电信诈骗手法不断翻新,群众务必提高警惕,切勿轻信“高收益、零风险”的网络投资理财项目。面对陌生人的主动搭讪和投资诱惑,要保持清醒头脑,多与家人沟通核实,谨防落入诈骗陷阱。
晨报记者 陈泉
|